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航标 >> 航标前景 >> 正文 >> 正文

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并重,沿岸取缔码头重披绿

来源:航标 时间:2022/11/19
儿童白癜风饮食 http://pf.39.net/bdfyy/bdfzg/140930/4486692.html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希通讯员闵利娟钟凯高勇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宋枕涛王永胜实习生周院

江上,一艘艘船舶满载货物,穿梭往来;岸边,一件件集装箱快速装卸,运离港口。

每天的阳逻港,都是这幅繁忙景象。在雄壮的江汉涛声里,武汉港口吞吐量去年首次突破了亿吨,工业产品、生活用品越来越多地通过水运登陆武汉,悄然改变武汉人的生活。

而这,只是大武汉两江奔涌、港航发展协奏曲的一个音符。

每天的大江之上,有人在争分夺秒保障货运,有人在打造智慧高速航道,有人为长江生态护航,有人在织密水上安全网。

他们,都是武汉港航人。

港口速度:高空中“穿针引线”忙吊装

年,武汉港口业交出一份漂亮成绩单:武汉港口年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初步形成长江内河最大的汽车物流集聚中心——以江夏、沌口、汉南港区为重。

这得益于政府部门的细致规划:武汉港先后培育“江海直达”“武汉-东盟”“武汉-日韩”等航线,中转箱量大幅攀升。这也得益于一线员工的辛勤付出。

上周,记者来到武汉最繁荣港口——阳逻港,待靠港的集装箱船舶密密麻麻在江中锚地排队,岸边一个个岸桥吊正快速地装卸集装箱,大约一两分钟就能将船上集装箱稳稳抓起,又精准落在货车上。“透过脚下的玻璃板,我们在7层楼的高空‘穿针引线’!”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岸桥吊操作员徐珊介绍。

一个班的工作时间是12小时,换船间隙的半小时才稍作休息,除吃饭、如厕,都得呆在高空。“一天下来拽操作杆的手腕酸痛不已。”38岁的徐珊摊开双手,已是满手老茧。

亿吨货物,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朱帆介绍,近年来,东北大米、西班牙牛肉和东南亚水果,登陆阳逻港的运量明显增加。

武汉市港航局局长王传凯表示,如今,所辖港口不仅辐射省内,还成为川渝陕等省市内外贸集装箱的目的地港和重要中转港,集聚力进一步增强。

智能航道:监控全覆盖通航能力翻番

航标设置、水深测量、航道巡航……航道站站长刘利金工作了26年,每天必做这些基本功。

刘利金负责养护的汉江25公里航道(龙王庙至东西湖夏家台),是汉江入长江的咽喉航段。他对团队的要求是:标位准确、灯光明亮、颜色鲜明、及时改槽和驻守重点,保障航道安全畅行。“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抢险。”刘利金印象最深的是年,当年2月18日,一艘船舶偏离主航道搁浅,他赶紧通知过往船舶注意避让,同时调集航标艇前往拖带施救;当年7月暴雨和洪水齐来,2日他和同事们一起冒大雨检查维护系泊钢缆、岸锚,加固趸船及栈桥;7日有一艘航标船随洪流入长江,茫茫夜色中,他系好防护绳,扒开水草,找回了航标船……

数字化助力航道安全,45岁的刘利金见证了这一嬗变:如今,35个摄像头全面监控所管辖的75公里汉江航道,航标有异动或有船舶走偏,都可实时纠偏;航标灯全换成遥测遥感太阳能;为船舶免费安装电子航道图和GPS,可实时接收航道水深、可航区域、水情雨情等信息。

航道硬件正在提升:去年12月9日,投资6.82亿元的汉江蔡甸汉阳闸至南岸嘴段航道整治工程开工——汉江开始向二级航道进发,此航段常年通航能力将由目前的吨级船舶提升至吨级船舶。

水上安全:海事人员25天不回家排汛期险情

渡口安全、船舶安全、港口安全、汛期安全,水上安全事无巨细,汛期更是迎大考。

去年10月初,汉江突发罕见秋汛,江汉桥汉江流速峰值4.67m/s,汉江封航。“有连续25天没回家。”负责管辖南岸嘴至舵落口汉江航段的海事负责人胡国强指挥处理一个个险情。

当年10月8日,汉江上游有艘趸船锚链被湍急江水扯断,若漂流下来,船舶安全、桥梁安全都无法保证。

情况紧急,他的同事罗利星、刘秀桥和胡占鳌驾驶海巡艇迅速去拦截:在永安堂水域,见一艘水泥趸船随江水奔流而下,海巡艇靠近的那一刻,罗利星和刘秀桥临危不惧跳上去系缆绳,然而缆绳又被扯断了,情急之下,船长胡占鳌驾海巡艇加速追赶趸船,重新系上缆绳和钢绳,终在知音桥上游米处将趸船牢牢控制。

汉江恢复通航后,局部水域水流湍急,少部分船舶因动力不足无法上行,海事人员驾海巡艇在船舶侧面助推。

平日里,海事人员每天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