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草木渐染,秋天是长沙一年中难得又短暂的舒服季节。
跟家人一起自驾长沙北影珠山,爬爬山,吹吹风,登高望远,在万物归于沉寂之前来最后一场野餐或露营,是周末时光的最好打开方式。
影珠山牌楼影珠山位于长沙县福临镇,是长沙与汨罗的界山,“山极高大,雄镇一方”(《长沙县志》记载),有大小七十几个山头。两座主要的山峰一东一西,分别称为“东影珠山”、“西影珠山”。
主峰东影珠山高米,海拔虽不高,但它突兀地屹立在周围一片平原微丘陵上,倒显得有几分气势磅礴了。
开发成熟、适合非专业户外人士游览的即为东影珠山,影珠山森林公园已新晋为4A级景区。
山上有九间房、狮子岩、天池、养静寺、万寿宫、九龙庵、抗战遗址等景观,山下有源冲(东边)、西冲(中)、戴家洞(西影村)三座水库。
三座水库三条路线车子都是能直接开上山的,我们从源冲水库这边上山。
养静寺和天池一条美丽的乡村旅游公路将我们带至山脚,过隐珠山牌楼后不久就到了源冲水库。
坡草地、长台阶、电线杆,绿水环绕青山,这是一个“标准版”的长沙小水库,很适合拍小清新风格的照片,可惜几个月晴久无雨,水库的水都快干了——今年的气候太异常了!
沿山路而上,一路繁花相送。道路两旁的紫薇花,在阳光下开得灿烂无比,那鲜艳热烈的色彩简直能驱散所有愁容,让心情也跟着明媚起来。
公路两旁遍植紫薇车可以一路开到山顶(度假营地的停车场),停车场旁边就是天池,面积不大,据说常年不涸——如此久旱的情况下,山顶湖泊还有这水量,应该所说不假。
沿湖一圈是竹林,走一走很凉快,有不少人在路边铺垫野餐;堤坝上有一个大草坪,可以自己搭天幕、帐篷;堤坝下方的天涧溪也有很多的台子、竹林木屋可供露营。
久旱使绿草坡变成了黄草坡沿着停车场上方的白色楼梯往上走,几分钟就到山顶,山顶有个寺庙——养静禅寺。影珠山的佛教文化曾经盛极一时,“有48寺庙”,其它寺庙仅存遗迹,唯养静寺得到了恢复。
寺前有个小亭子,亭子里供奉着一株千年白果树的枯干。影珠山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这白果树就是其中之一。
相传东、西影珠山为夫妻山,一雌一雄,山顶主峰又同时生长着一株千年白果树,也为一雌一雄。以前这两棵白果树高高耸立,一出长沙城就可以远远望见,是当时的天然航标。
东影珠山的白果树大一些,要四人合抱,高15米,树下可设席十余桌,经元明清历时余年不倒,可惜在年遭雷电击毁,仅存一截主干枯枝,此后不久,西影珠山上的那棵白果树竟然也神秘地枯死了...
白果已枯,银杏苍翠站在亭子处远望,青山隐隐,草木葳蕤,星罗棋布的房屋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长沙汨罗两县乡村风光尽收眼底;薄云淡烟,轻风拂面,秋日的美好闲静让人心旷神怡...
雨后天晴的早晨,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云海。
“影珠山”,“隐居山”,不同的名字有不同的由来,无论是“江湖奇侠曾隐居于此”,还是“山顶有井,其影如珠”,抑或是“庙锁蛟龙,龙珠现影”,透露出来的都是一份远离喧嚣的淡泊与宁静。
直到八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
平地起高山、山势险峻的隐珠山,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期间的四次长沙会战,我抗日军民曾三次在此痛歼日寇。
抗战指挥部遗址,长沙仅次于岳麓山的当年构筑的石砌战壕和惨烈战斗的战场遗址至今还保存着,抗战胜利后烈士遗体集中迁葬的山顶原老庙处建起了烈士陵园和纪念碑...
青山有幸,如今它们都安卧在养静寺旁的山坡上,苍松翠柏,禅院钟声,香烟袅袅,复归于静。
烈士纪念塔除了车路上山,影珠山已建好了从山脚到山顶的登山步道,青翠的竹林随风摇曳,空气清新,层层梯田间以石径农舍,幽静宜人,很适合徒步爬山。
重徒步可以从源冲水库开始,轻徒步的话从半山腰开始比较合适(车可以停在半山腰的万寿宫免费停车场),建议徒步路线:
万寿宫停车场-(徒步山道)-养静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抗战指挥所遗址-养静寺-天池-天涧溪露营基地-(大路)-停车场
沿山路上去,一路有几家民宿,比较出名的应该是“影宿”,楼前有很大的停车场,他家有个星空房,适合三五好友相聚。
享受繁忙生活的短暂喘息,尽享秋日静美,就来影珠山吧!
#长沙美好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