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航标 >> 航标前景 >> 正文 >> 正文

心向太空新基建微纳星空驶向卫

来源:航标 时间:2023/4/11

自年起,我国航天产业链开始向社会资本开放,支持性政策不断出台,各类主体纷纷积极投入到卫星产业商业化的探索之中,“鸿雁”“虹云”等国产小卫星星座计划开始实施。当下,在5G、6G模式下移动互联网需求强劲,“新基建”也在今年拉开大幕。太空基建正当时,今年4月,卫星互联网正式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商业航天正成为中国航天领域发展的新航标,不少优秀的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在大潮中蓬勃向前,这其中就有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微纳星空”)的身影。

成立于年的微纳星空,坐落于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内,依托中国航天六十多年来的发展和沉淀,公司围绕卫星制造业务,自主研发了微纳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拥有卫星整星设计和集成测试能力,具有电子通信和光学载荷等卫星系统研制经验。公司自主研发的卫星地面通信终端,具备卫星通信系统集成经验,可为国防、行业、区域等用户提供基于卫星资源的综合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三年研制发射卫星七颗

作为以卫星制造为核心的卫星解决方案供应商,微纳星空在今年的“服贸会成果发布”展厅发布了其最新研制成果——MN50-2A/B亚米级商业卫星。

微纳星空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郇一恒表示,近期发布的MN50-2A/B亚米级商业卫星,是微纳星空面向加强天地一体化需求成果,该卫星可生成亚米级对地遥感影像产品,将应用于农作物灾情监测、林业森林防火、林业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地震监测、海洋环境监测、气象监测、水利和山洪灾害监测等领域。卫星平台由综合电子分系统、姿控分系统、电源分系统、结构分系统、测控分系统、数传分系统、导航分系统和热控分系统等8个分系统组成。

“我们致力于为中国航天事业加速赋能,微纳星空位于北京的自主商业卫星工厂,能同时并行数十颗卫星的研制工作,具备kg级别卫星整星总装和测试能力,年产15颗百公斤级卫星,满足快速增长的业务量从而支撑拓展更大的市场。”郇一恒告诉记者,微纳星空自成立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仅用三年时间便研制发射卫星7颗,完成4轮股权融资,得到了12家国内顶尖投资机构的认可。最新科研成果MN50-2A/B亚米级商业卫星首次承包整箭,将于今年年底以一箭双星形式进行发射。

自创立时,微纳星空就制定了以高性能卫星研制为核心的业务路线,秉承“严慎细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狠抓核心技术,敢于“啃硬骨头”扎根卫星制造领域,为全球化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卫星系统技术解决方案。在发布会上,郇一恒向世界展示了企业依托丰富的航天背景资源,携手服务合作伙伴,基于卫星总装集成、载荷搭载发射、地面终端研发、卫星通信应用,共同打造中国天地一体化的共享太空生态体系,实现社会化的服务资源和用户需求之间的精准高效连接,加速万物互联的历史进程。

已打造八个标准化卫星平台

鄱阳湖是长江进入下游的最后一个“蓄水池”。今年以来,江西省大部持续降大到暴雨,加上上游各水系汇聚进入鄱阳湖,导致水位快速上涨,鄱阳湖流域面临着严峻的防汛形势。

由中科院地理所牵头、北航等多所高校参与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通过无人机组网遥感测绘巡航,为防汛提供遥感数据和分析支持。

“由于卫星链路的全球覆盖、通信稳定等特点,可以最大保障无人机的安全性与可控性,实时监控无人机位置与状态。”据郇一恒介绍,微纳星空利用了飞鸽系列产品成功为无人机机群搭建卫星测控数据。在任务中,无人机常规地面控制系统会出现因设备故障而与执行任务的无人机失去联系的情况,操控手迅速切换利用卫星数据链进行测控,命令无人机成功返航并安全降落。

这套由微纳星空自主研发的飞鸽终端——三模数据通信终端,同时具备地面移动网络、THURAYA卫星通信、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由于设备小巧轻便、功耗低、便捷易用,“三模数据通信终端”还可用于无人机、汽车、轮船、海洋浮漂、野外探险等设备测控,可实现全天候、无缝通信。

郇一恒介绍道,围绕卫星制造这一核心,现阶段,微纳星空已可以为客户提供卫星单机部件、整星制造与地面通信终端等产品。公司自主研发了星务计算机、姿控计算机、星载天线等星上部组件产品以及卫星数据采集终端和卫星宽带通信终端产品,已打造八个模块化、标准化卫星平台,基本可满足除高轨卫星外其他所有卫星需求。(余婧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