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即日起,万里智库各大平台将陆续更新《勇攀高峰——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前瞻研究》一书中知名专家学者观点,欢迎大家阅读并给我们留言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每天从留言读者中抽取一名赠送价值48元的原书一本!
新书上市:
万里智库专家介绍: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研究员、万里智库高级研究员
钮文新
文章摘要:
“还有,无论是否愿意承认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地位,至少有一点毋庸置疑,上海资本市场必将成为国际资本为中国资本品定价的、最为核心的场所,是指引中国核心资本价值的航标,担负着中国资本主权定价的基本职能。这一点,无论香港、纽约、伦敦都不可同日而语。”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有个重要的定位问题需要说清楚。如果我们承认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全球经济,如果中国制造业资本已经毫无疑问地属于全球资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虚拟中国制造业资本价值的金融市场,必定是全球性的资本市场,它是中国资本品全球市场定价机制的核心组件,它体现着中国资本品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价值与地位。科技资本同样如此,外汇市场则更是如此,它一定是人民币主权定价中心,是引领全球人民币定价的核心市场。正因这样的认知,位于上海的中国金融市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定位自己:我们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中国区块,我们有自己的属性,我们有自己的特质,我们有自己明确的服务领域,而根本无须类比纽约、伦敦。”
“百年不遇的之变局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极其明显。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最为重要的连接点,也作为中国最重要、最前沿、最充分的开放阵地,不仅需要明晰这一演变,而且要有多重预案,以及公开透明的法规、措施,以中国经济真实承受能力为前提,在激励金融开放和金融行为约束之间找到平衡。”
“综上背景,我们或许可以领悟到: ,过高的债务杠杆率已经打断了实体经济投资和私人消费的可持续性,这是全球经济低增长、甚至陷入停滞的根源,而这个趋势不可能短期恢复;第二,债务危机时刻危险着全球金融安全,所以,防止再发债务危机已经成为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 目标,而实现经济增长则处于次要位置,至少在债务杠杠不能有效降低到正常水平之前,经济增长需要耐心等待;第三,国际间必然爆发剧烈的产业资本争夺、股权资本争夺甚至就业市场争夺,而与之相应的 、技术战必然过渡到金融战、汇率战,最终演变为:实体经济控制战;第四,为适应百年之变,并确保自己能够赢得 的经济未来,发达国家打破传统,长期实施“超常规、 性经济政策”,这恰恰是“异常时代的正常状态”,不仅顺理成章,而且反映了全球经济政策的历史性变革。”
“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金融规模已经位居全球前列,而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试验区,明显带有引领中国向发达经济体挺进的职能。但我们必须清醒,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无论上海的发达程度如何,它都无法超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约束;无论上海金融何等发达,它都无法超越全球经济、金融新趋势的约束。但是,基于金融资本主义仍有庞大的势力,它们依然试图沿着金融资本主导经济的道路推进金融发展,所以,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的发展和创新极易凸前于中国现实经济基础的情况,偏离当今世界新的发展趋势,而这必将带来重大的金融风险。“
“一般而言,金融创新大都呈现一个重要特征:想方设法提高加杠杆率。杠杠一般表现为: ,保证金交易,少了资金被放大为大资产;第二,短期负债不断滚动,维系长期资产的稳定,所谓负债与资产期限错配,而且负债期限越短、资产期限越长,杠杆率越高。从当代金融的发展看,金融风险往往表现为负债与资产期限错配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针对金融创新的综合性趋势,金融风险识别、评价、防控必须满足综合性特征,其重要性不管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所以,哪怕是在金融分业经营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综合监管制度——从体制到机制都显得非常重要,这恐怕也是未来金融监管发展的大势所趋。”
“上海的金融就是全球的金融,上海的金融市场就是全球的金融市场。作为金融中心,作为全球各路资金的聚集地、疏散地,包括中国在内、全球金融市场上的一切金融行为、金融现象、金融产品未来都必将在上海呈现。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上海金融监管必须有别中国其他地区,而不仅仅是央行设立一个副部级总部在上海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