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到3月5日,又是一个学雷锋纪念日。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的志愿服务已经不仅仅是在3月、在学雷锋纪念日这一天,更多的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里的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是一件下意识里就会伸出的那双手:危难时刻,箭步跨出,双手相扶,被道谢时连连摆手“不值一提”;成长过程中,热心参与每一次公益活动,在一次次奉献中聚光前行。这一变化在象牙塔里尤为明显,志愿服务正逐渐成为象牙塔里师生们的新“精神航标”。
八年公益路在点滴服务中温暖身边人
12岁就成为小志愿者,迄今已有8年的志愿服务经历。她参与发起的“益起来”助学基金,帮助了60多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其中已经有15名受助学生考上了大学。她曾获得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领域最高个人奖项——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中央电视台曾用时5分46秒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她就是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级统计专业学生王睿童。
八年来,很多人都曾好奇地问她:为什么要做公益?还一做就是八年?每每这个时候,王睿童都会笑着说:“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在我的老家马鞍山市,做公益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年国庆节期间,年仅12岁的她第一次成为志愿者,拿着自己的压岁钱买了水果和牛奶,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去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孤儿。她第一次感受到社会上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也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从那时起,王睿童每年都会利用周末和假期积极参加文明交通劝导、春运志愿服务、文明宣传、防汛一线送爱心餐、公益餐厅和图书馆志愿服务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中她总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实践每一次行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人,用爱心传递温暖。
年9月,王睿童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安徽大学。进入大学后,她通过面试进入了院学生会实践与志愿服务部。任职期间,协助教师管理好班级各项事务,主动服务同学,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她本着锻炼自我、服务大家的宗旨,认真负责,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年寒假,她通过调研撰写了《加强我市学生小饭桌监督管理,保障学生用餐安全》的建议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了对小饭桌的监管,很多学校附近的学生就餐环境得到了改善。该建议获得马鞍山市首届青少年模拟两会建议评选特等奖。在大学寒暑假期间,王睿童还积极参加家乡的“支援北京、河北血液无偿献血活动”、益起来义卖助学、“情暖冬日爱心腊八”公益活动、春运志愿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慰问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人,用爱心传递温暖。
这份热心肠,让王睿童在进入大学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先后被评为安徽大学军事训练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马鞍山市优秀共青团员,获得了团学工作奖学金。
王睿童说:“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也收获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不畏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要做个永远的志愿者,也希望更多的同学成为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他人,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光。”
王睿童(左)参加春运志愿服务
危急时刻一群教师挺身而出接力相助
“师德高尚,见义勇为”。金灿灿的大字在红彤彤的锦旗上格外引人注目。2月28日上午,芜湖传媒集团大活动部主任张嵘来到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在见到总编辑、副社长戴兆国时,一个箭步,上前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多亏您在关键时刻救助了我年迈的父母,这件事对您来说只是一件小事,对我们家来说是天大的事,要是没有出版社员工的见义勇为,我们真的不敢想象后果会是怎样……今天是特意前来表示感谢!”在张嵘的叙述中,前几日发生在出版社门前的这件感人的事情才被大家了解。
出版社门前有一处斜坡,平日路人不多。2月25日下午,一对年迈的老人在路过这里时,老太太一不小心摔倒在路边,头部受伤流血,老人痛苦地挣扎,却始终不能起身。老伴见状想要扶起老太太,由于力量不支,也不慎摔倒。危急时刻,戴兆国在四楼办公室看到了这一幕,由于距离现场较远,担心救治来不及,他立即打电话给距离现场最近的位于出版社一楼的教育研发中心副主任盛夏,让他赶到现场,及时伸出援手,扶起老人并第一时间检查老人伤情。
随即,戴兆国立刻下楼赶到现场查看老人的伤情。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贾会明以及正在附近施工的两位工人师傅也来到现场进行帮忙。大家试图询问老人的基本信息,但老人语言含糊,无法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出版社黄成林教授和盛夏搬来椅子让老人休息,一边安抚老人,一边通过老人的手机信息设法联系到了家属,并协医院。因处理得当、救治及时,目前老人身体已无大碍。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校园内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爱心的传递、正能量的传承,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美好诠释,更是该校教师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老人倒下时路过的三名大学生出手相扶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阜阳师范大学一条“找到他们了”的推文在朋友圈和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