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标船被大货船撞坏,正在漂移!”1月16日10时许,位于嘉鱼江段的长江大沙航道处电脑上的电子航道地图红灯闪烁,发出报警声,副处长李先斌紧急乘“航道号”航标艇出航,记者随同探访。
江面上,寒风呼啸,航标艇迅速驶向目的地。江中心,一艘失控的红色航标船正顺江而下,李先斌和航道员李帆等人用缆绳将其控制,利用航标艇上的电子地图锁定航标位置,然后用50米长的钢丝绳将一个四爪铁锚拴牢,另一边固定在航标船上,将斤重的铁锚抛入水中,40分钟后航标船被重新固定。
航标,是水上航线的“眼睛”。每年1月份是长江水位最枯的季节,而嘉鱼水道有3公里水域因岸边有3个矶头,航道形成“S”形,航道窄且水深需及时疏浚才能保证最低5米深,长江航道部门压力山大。
李先斌说,好在“硬核”科技已广泛使用在航道维护中,特别是在枯水期工作量加大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比如以往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巡航任务,利用动态监测巡查只需要十来分钟。对航道异常情况现场处置完毕后,工作人员通过数字航道终端将航标位置变化等数据同步到数字航道系统,船舶则通过长江电子航道图APP实时了解航道变化情况,从而保障安全顺畅航行。“所有的测量数据都是实时传输到电脑端,配合绘图系统能快速出图,从而及时且直观掌握各种水情和航道变化。”
黄金水道网,航运自媒体平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