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航标 >> 航标资源 >> 正文 >> 正文

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白云区让民生温

来源:航标 时间:2023/9/2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有哪些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有哪些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从家门口出发步行15分钟,休闲、生活、购物等需求均可满足;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楼道穿新装、车位增加,连智能充电桩也配齐了;患者挂号缴费不用来回跑、排长队,在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即可轻松完成……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件件民生实事看得见摸得着,无论出门办事,还是在医疗养老等诸多日常方面,贵阳市白云区用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铺陈温暖底色。过去的一年,市民群众感受到了城市品质的提升,享受到了更加便利舒适的生活,收获了惬意的“小确幸”。南湖社区开展新春剪纸活动。15分钟生活圈“圈”出居民幸福感15分钟,可以步行米,到半山优选生鲜超市买好菜,做顿美味的午餐;吃完饭,可以在环境优美的泉湖公园散散步,坐享午后温暖的阳光;夜幕降临,一家人可以在梵华里逛街购物,看场电影度过闲暇时光……在白云区南湖社区,对于家住华颐和苑的唐丽娜来说,15分钟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通达幸福的刻度。泉湖街道综合文化站开展彩泥活画创意制作活动。“小区周边生活配套十分完善,过条马路就是三十三幼,附近还有第五卫生服务站、医院,社区文化活动也很多,我经常带4岁的儿子去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参加包粽子、做手工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唐丽娜说,原来有句话叫“幸福来敲门”,现在切身体验到自己的生活就是这样,一推开门就可以看见幸福生活的样子。“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不仅圈出了美好生活,也圈出了群众的民心所盼。”南湖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元燕向记者介绍,辖区共13个居民小区,划分为17个网格,附近不仅有泉湖公园、马鞍山公园,还有南湖实验中学、白云区第五中学、云城国际学校、白云区第十六小学、白云区第二十一幼、白云区第三十三幼等教育资源,此外,还有集休闲、旅游、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梵华里商圈等众多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多条公交线路、地铁横贯而入,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便捷度。“有居”到“优居”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停车、插电、扫码、充电……在中航标小区,住在栋的居民宋庆龙正在用小区里安装的充电桩,快速地给自家的电瓶车充上了电。“太方便了,现在不用费力把车搬到楼上或从家里拉电线到楼下,避免了安全隐患。”中航标小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之前楼道口电瓶车占道私拉电线充电情况时有发生,充电难一直是居民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中航标小区内安装的充电桩。“我们现已安装了80个电瓶车专用充电桩,其中小功率72个、大功率8个,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车位2个。”中航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婷婷说,为解决充电难的问题,社区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坝坝会等形式征求居民的意见后,改造中联合物业管理公司,在小区原物管用房处安装了充电桩。同时,小区物业还要对充电桩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定期巡查台账,实行早中晚巡查制度,保障居民充电安全。改造后的中航标小区焕然一新。除了安装充电桩,中航标小区还对排水污水系统、电力系统、路面围墙、绿化进行改造,修建“垃圾分类绿色环保屋”,新建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体育健身器材97套、儿童活动场所1处,停车位从个增加至个。整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切实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居民正在小区廊亭休息聊天。81岁的居民李瑾怀在中航标小区住了二十多年,20世纪60年代她跟着厂里到贵州,90年代到白云,提到改造后的小区她竖起了大拇指:“如今楼道不仅干净整洁,单元口还装上了扶手栏杆,让我们老人出行更加安全。在小区里散步还能看到墙上画的有关三线精神、中航记忆的元素,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让我很感动。”一站式便捷服务让患者就医更舒心“现在血常规、CT等多项检查一次性就可以搞定,只要拿着回执单去做检查就行,省事又省心。”正在自助机缴费的市民兰树生对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赞不绝口,他说再也不用像原来一样到各科室多次排队预约,导致来回奔波。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像兰树生这样体验到就医便捷的患者还有很多,在一站式服务中心,专业医务人员通过引导、帮助患者使用手机端、自助机、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脑端等方式,与医院信息系统人机互联对接,实现自助预约、挂号、缴费、结果查询、文书打印、智能导医等服务。患者正在自助机上办理业务。“打破传统就医壁垒,真正让患者就医看病少排队、少跑路,全面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提高满意度。”医院信息科科长钱艳艳向记者表示,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解决群众就医慢、就医难的“烦心事”,医院统筹资金余万元,配备人员近10人,将原有的导诊、咨询等各类服务台进行整合,设置成一站式服务中心,于年6月正式建成投用。工作人员指导患者使用手机端系统办理挂号、缴费业务。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确诊且病情稳定、不需调整治疗方案的慢性病患者复诊取药开具处方时,在“便民门诊”即可办理。目前一站式服务中心还通过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患者意见建议,定期反馈、调度、协调,不断完善一站通办各项业务内容,便民利民的同时,有效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高,让群众就医更舒心。科技赋能让社区养老变得更智慧上午时分,走进塔山社区养老服务站,干净整洁的环境,温馨齐全的布局,令人眼前一亮。一楼的房间设有康养房、配餐间、活动室、阅览室、理疗驿站等一应俱全,老人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中医理疗以及各种茶话沙龙、健康讲座等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让原本平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塔山社区养老服务站内整洁明亮。“早上打打乒乓、跑跑步,接着推拿、泡个脚,下午再和伙伴们打牌、下象棋,这样的老年生活,安逸!”家住杨柳街36栋的66岁老人赵群,是塔山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常客,听说3月1日食堂正式开餐,他十分开心,准备和老伴到时候来吃顿热气腾腾的午餐。塔山社区养老服务站由贵州铝厂老澡堂改造而成,面积约平方米,自年12月8日试运营以来,已经为社区内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了居家上门、日间照料、中医理疗、日托等多方位的服务。老人在泡脚。“我们打造的是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用智能监测设备取代距离上的尴尬,在15分钟生活圈内让老人居家生活更加智慧化,真正做到一个没有院门的养老社区。”塔山社区养老服务站站长廖富兰对记者介绍,数据统计平台可为小区老人建档,包含个人信息、家庭成员以及患有的基础病等。此外,像智能手环、智能床垫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生命体征,并将数据反馈到智慧平台上,若血压、心率异常就会自动报警,让子女第一时间掌握老人的身体状况。工作人员教老人们制作香囊。民生答卷有温度托起人民稳稳幸福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去年,白云区实施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将“一圈两场三改”建设作为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强民生”的核心任务,结合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融合“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功能,以“铝城记忆”为重点,加快“一圈一魂一巷一街一故事”塑造,打造“尚德”大山洞、“尚品”云城、“尚和”龚家寨、“尚善”都拉营、“尚美”泉湖的街道名片。服务站内还展示了智能床垫、辅助器具等家庭适老化改造场景。截至目前,共实施9个“生活圈”个项目,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其中8个教育类阶段性完成目标任务),投入使用个;完成建设停车场项目8个、新增公共停车位个;完成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或生鲜超市创建5个;完成棚户区改造项目签约户;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个、户;完成背街小巷改造项目30条。今年,白云区将继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扎实开展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全面推进年为民办“十件实事”。同时,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教育强区,深入推进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改善养老托幼服务保障,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不断为民生“加码”、让幸福“加速”。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好的教育医疗资源、更满意的工作和收入……一件件民生实事,一次次贴心服务,呼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百姓的幸福感也随之明显增强,品质白云越来越有温度。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申凌编辑钟齐二审贺韬三审赵宏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