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半夏朗读音频
一说乡村自治与乡村建设,必不能绕过中国自古有之的“三堂教育”。自先秦至明清,古人的教育由三个向度支撑:一是学堂,以儒家经典和做人之道为起点,培养了两个重要阶层:一是士大夫,乃一国之“良知”;二是乡绅阶层,即实际意义的民间自治团体。这两者,事实上担负着整个国家的治理责任,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管理阶层。那么,负责这些人基础教育的学堂先生,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二是宗族祠堂。祠堂是传统中国最普及的教化和信仰场所,是宗族精神的象征。族中德高望重者立堂以居,供奉列祖列宗牌位。人们依四时祭祀,使“世继不迁”。传统中国人的一切人生礼仪,诸如冠礼(成年礼)、婚礼、丧礼、祭礼皆在此完成,所谓“萃于一堂,联于一心”。在这里,我们深切地知道祖先的存在,真实感受到祖上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统。宗族的归属感在祠堂里才具体而热切,就如同前文的《吕氏乡约》,如同《白鹿原》中叶落归根,成为朱先生关门弟子,真正做回鹿兆谦的黑娃。三是明堂。明堂是家里的正厅,也叫中堂,是家族议事、会客和祭祖最正最尊贵的位置。明堂的渊源或来自于“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传达“训诰”之所。在严肃的影视作品中,还能看见一家之主端坐于太师椅上,向子孙们进行家风家训教育和严格的“天地国(君)亲师”的道德教化的场景。明堂正面通常供奉“天地君(国)亲师”牌位及祖训牌匾。逢年过节要从祠堂请来先祖牌位祭供,行烧香跪拜磕头礼仪——礼天、礼地、礼君(国)、礼师、礼敬祖宗和双亲。在这里,家中后辈从小熏沐礼乐文化,陶冶平和之气质、平和之心态、平和之精神境界。人有所敬畏,才不会陷入“小皇帝”“熊孩子”“公主病”的教养怪圈,自然谦卑不霸道,这才叫有“明堂”,才知道止于何处,才算得文明人,不会胡天胡地,虚张声势地活着。此外,还有民间道堂为辅,儒释道三教相关的民间信仰所寄之处,比如关帝庙、土地庙。对于大地上生息的人,道堂回答了“事死如事生”这一终极关怀之迷思。四者相辅相成,使乡村里繁衍生长的中国人,在祖先的慈悲注视里感念大德,视死如归,死得其所。大抵人生百年后必要有个去处,既能让家人安顿,又能劝善抑恶,使人心有所敬畏。乡村建设,在追求脱贫致富外,尚需发掘几千年来以“三堂”教育支撑的农耕文化与有公信力的精神皈依,不然,人就这么茫然地活着,前无视古人后不顾来者,不再仰望星空,也无内心值得敬畏的道德律,对死亡的恐惧化成及时行乐的贪念,人生成为没有航标的河流,这样的无明是最可怕的赤贫。传统学堂、祠堂和中堂各司职打底子的素质教育,支撑内心的宗族教育和信仰教育这三个不同的精神维度,以辅助体制教育之外的人伦教育。我们难得闲暇圆满的人生,无论如何总归是需要精神出口的。记得美国有《教养的迷思》等书,探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多子家庭的差异,发现家庭完全不能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这项工作必须靠学校来完成……这一方面是欧美社会的事实,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国有今无古的事实,彼此所说的“传统社会”,其实内涵根本不是一回事。在中国,自古及今,家庭教育永远位列人生教育第一位,就像一颗种子播种在土地里,没有春天的生发,永远不会萌芽。最初的土壤,就是家庭、族群。我们是时候做回自己了。本文摘自《家训智慧》家,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港湾和灵魂归宿!
本书用家训智慧讲述中国精神,
揭秘中华圣贤的传家之道!
识别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