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需要航标
社会需要榜样
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谷文昌,从王进喜到郭明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断奋力前行。同样,在泗水大地、运河之滨,也有一群共产党人,他们扎根平凡岗位,在我们身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们始终坚守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传承着共产党人的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建国前老党员
他们把一心向党作为一生永恒的坚守,把公心为民作为一生无私的追求,把用心实干作为一生朴实的风格,把清心律己作为一生纯洁的操守,把热心传承作为一生不渝的担当。现在的他们也已融入了寻常百姓当中,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他们在平凡中依旧坚守着 党员标准和要求,生动彰显着共产党人的本色,并用一生坚守党员“初心”的故事,为全县广大党员群众筑起一座永不灭失、高大伟岸的精神丰碑。
今天小编为您推出的人物是谁呢?
请往下滑……
房志国,男,年3月出生,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新四军战士、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士,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 ,荣立三等功一次。年退伍回村。现居泗阳县新袁镇。
老人听力不好、思维混乱,但对于自己在战争期间经历的一些大事还有碎片式的印象。而让他最骄傲的事情就是:“我是年上半年参军的,下半年就入了党,我是一名共产党的兵!”
记住是共产党的兵
解放战争开始后,宿迁地区的很多年轻人都参军了,房志国也主动报名参军,那年他19岁。参军后,房志国被机枪班看中,选去当机枪手,他记得自己当时是在新四军1纵团3营7连机枪班,之后又被编入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年下半年,房志国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立三等功,被连长和指导员推荐入党。“连长说,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加入共产党为老百姓做事是光荣的。所以我很想加入共产党。当时入党都是秘密的,家人、战友都不知道,但是自己在队伍里要起带头作用,只有带好头才能影响群众。”虽然思维混乱,但房志国始终强调自己是共产党的兵。
现在,房志国已无法说清楚当年许多战斗的时间、地点,甚至连自己负伤的情况都说不清楚了,但是当说到机枪时,他却能讲得头头是道。“我听枪声就能知道是哪国的,当时我们有加拿大的、英国的还有日本的机枪,我用过日本的歪把子机枪和捷克式的。”说到自己当时用的歪把子机枪,房志国还能记得那是他在一次战斗中从国民党的一个机枪手手中缴来的。他说:“当时我们已经是近距离肉搏战了,我追他追到一个房顶上,两人就在那抱成一团打, 我把他俘虏了,就缴了他的枪,连长说这枪就归我用了。”
在淮海战役中,房志国用他的歪把子机枪与敌人战斗。当时敌人的炮火很猛烈,他的耳朵被震得听不见声音,只能看着敌人的方向不停地扫射。炮弹在身边爆炸,他的手被炸伤了,但不能停。机枪的枪膛都打红了,他的左手就粘在枪膛上,结束后,手已经和枪分不开了,后来这只手就畸形了。
援朝也是保家卫国
解放战争结束后,当时很多人都想回家,但前方传来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消息,房志国觉得自己是一名党员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就主动申请报名,并做战友的思想工作:“我跟他们说,不去抗美援朝,战争就会打到中国来,那样我们还是没有家,还是没有和平的日子过。”就这样在房志国的影响下整个机枪班的战士都自愿申请参加抗美援朝,成为 批 。
房志国还记得在朝鲜战场上参加过上甘岭战役,“那场战斗我们双方实力悬殊,美军的火力非常强,他们一直用炮轰,我们趴在壕沟里,有的战士耳朵都被震得流血了。我们还挖了不同的工事,等着敌人上来再打, 我们没剩多少人,我的大腿也被弹片炸穿了。”房志国回忆说。
心里只是装着别人
年,房志国回国,随后就申请退伍回家,他说:“我不识字,除了打仗就会种地,不如回家多种粮食,减轻国家负担。”返乡后,房志国还参加了村里的工作。“当时还是大集体,他回来以后身体有残疾,也有公粮吃,但他还是带头干活。公社有什么事情,他也会带头宣传,还在村里发展了几个党员呢,他思想很先进!”村里的老支书说。
房志国的二儿子说,家里虽然不富裕,但父亲从不允许他们去找政府,不仅如此,父亲还会帮助更困难的村民。他说:“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几户烈属家庭,家里没有壮劳力干活,他就经常去帮忙。上面发慰问品,他也要分点过去,他还教育我们说要努力工作,争取都能入党。”
“别人有苦难,他都主动帮助人家,但是自己从来不考虑自己的事情,在他的影响下,群众风气都很好,没有其他什么歪风邪气。”村会计李胜久说。
条件艰苦的军队历练了房志国的毅力与斗志,也养成了他朴素平淡的生活习惯。他常说:“我们是革命大家庭了,我们眼光不是看自己一家子,像我这屋都七漏八淌的,我都没怎么,别人有什么困难时候我都去帮助他做做,年轻时候我们党员要起带头作用,不论干什么。”
房志国老人不识字,但却一直坚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用行动影响着子女们。十几年前,村里的老队长患了癌症,生活不能自理,也没有子女照料。房志国听说后,便把二儿子叫到身边,希望他能多多照顾。没想到孩子不仅立即答应了下来,还每天坚持给老队长擦洗翻身、喂药送饭,一直护理到老人去世。
党性之光
“对党忠诚,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是他的人生信条。70多年前,他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的勇士;时光如水,英姿勃发的年轻人变成须发皆白的老者,但积淀在他心中的信仰、军人的情怀、英雄的事迹却不曾老去。
来源:泗水先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