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临沂莒南:打造全市工业经济新高地
近年来,临沂市莒南县深入开展项目落地活动,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集聚优势资源,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突出项目跟踪服务、企业家队伍建设、骨干企业培植三大重点,加快谋划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年伊始,莒南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锚定加快建成“先进工业强县”目标,加快建设总投资亿元的27个县级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形成了产业勃兴、逆势上扬的喜人气象。
破立之间重塑园区新版图
今年市两会上,市委书记任刚在参加莒南代表团审议时,为莒南明确了“先进工业强县”的定位。这与莒南县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全市工业经济新高地”目标一致、方向一致。
莒南确立了“两翼齐飞、双区同建”的发展路径,坚定不移建强园区平台,扎实推动“东西两区”深度融合、一体发展。“东区”为临港,发展冶金钢铁、绿色化工、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打造现代化钢铁新城;“西区”为莒南,全面对接沂河新区,发展绿色食品、智能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在西区,莒南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组建科技创新示范园区,负责原莒南经济开发区和原临港产业园管辖范围内所有新签约、新开工项目,原莒南经济开发区管辖范围内“四上”企业和原临港产业园管辖范围内所有企业,承担招商引资、企业帮扶、资源整合等工作职能,实行扎口管理。
“园区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集群的重要引擎。实现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必须让园区真正成为推动莒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莒南县委常委、副县长、县委宣传部部长张华说。这正是莒南如何突围经济发展多重压力,着力打造高端不锈钢、先进优特钢、新能源汽车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绿色食品1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精密铸造、新型材料、绿色化工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答案所在。
科创为核驱动产业再升级
年,独创专利新型包装“碧海瓶”;年,荣登中国轻工业装备制造业50强;年,入选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翻看碧海机械的“履历”不难发现,莒南这家制造业企业,24年来不懈地推陈出新,成功打破世界包装巨头利乐公司长达50余年的行业垄断,成为中国乳业包装技术的一股潮创“新势力”。
正如一盒牛奶背后,蕴含着像碧海机械这样的机械、包装产业链企业,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为中国乳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创新驱动,无疑是莒南决战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关键之钥。
莒南县叫响“争做创业创新的排头兵”口号,坚持科技驱动、创新发展,主攻“创新化、绿色化、链条化、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加快崛起,加速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力争今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鼓励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到莒南创新创业,集聚一批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创新搭建平台载体,开展重点环节攻关,促进成果转化。做实20家优质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开展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实施总投资54亿元的技改项目68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瞪羚”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工业经济持续释放创新动能。
质效同增打造实力金招牌
3月初,山东省公布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执莒南绿色食品加工业牛耳的玉皇粮油、金胜粮油两家企业,与青岛啤酒、东阿阿胶等蜚声国内外的山东老字号,一同成为“好品山东”的典型代表,品牌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莒南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集聚优势用硬实力打造金招牌,鼓舞现代工业放大影响力、竞争力,奏响全县工业经济大突破的奋进曲。围绕品牌高端化、产品生态化,擦亮“产自莒南”品牌;聚焦延链补链强链,确立首位产业,培育“链主”企业,形成冶金钢铁、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一批省内一流、具有国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力争入选一批省长质量奖、中国品牌价值区域百强等有价值的知名品牌名单;促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知名品牌,抢占高端市场;进一步加快流程再造,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窗受理”“一链办理”“跨域通办”,让更多好项目大项目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创造一流营商环境。
“莒南智造”“莒南创造”“莒南政务服务”等一系列响亮的莒南品牌,正引领莒南工业强县战略一路高歌,努力成长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航标”。
工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莒南兴。莒南县将厚植发展优势,强壮产业筋骨,全面夯实工业经济这一关键支撑,不断开创“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莒南建设新局面。
临报融媒记者淑刚志强通讯员刘艳孙烨景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