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航道管理站致力于研究新课题,在我区辖区内为航标接入“智能物联网”设备,在全市率先实现航标管理的“智能物联”,进一步提高航标管理效率和航标利用率。
航标是帮助引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示碍航物与表示警告的人工标志。我区共有航标40座,分布在秦淮河、石臼湖以及新桥河水域,其中石臼湖的16座均是大型航标,维护难度较大。
“以前我们对航标维护要到现场去,每座航标依次检查,发现了故障再对它进行维修。”区航道站副站长王春路说,以往在航标的维护上,存在维护检修不及时、维护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航标维护管理的精准度,提高航标维护效率和航标正常率,今年以来,区航道站不断研究探索,给航标加装“智能物联网”设备,通过安装遥感遥测终端,实现了在电脑和手机终端对航标运行状态进行远程实时监控与遥感遥测,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航标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实现航标管理的“24小时待机”,大幅提高航标管理的效率和航标的利用率,充分保障辖区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
目前,区航道站已顺利完成我区辖区内秦淮河航道“宁溧水15号”—“宁溧水24号”10座浮标的“智能物联网”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航标管理的“智能物联”。
“后续我们会对辖区内剩余的30座航标全部都进行智能物联网设备的改造,同时我们还在完善辖区的AIS以及甚高频等基站的布设,加速实现辖区水上交通建设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确保通航船舶的航行安全。”王春路表示。
融媒体记者茆兴宇
编辑管宇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