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
今年冬天冷到……
大海都给冻上了!
近日青岛网友拍到海浪上涌时逐渐结冰冻住的视频。
江苏连云港沿海岸边出现大面积海冰,渔船被海冰封冻。
受极寒天气影响,我国沿海部分区域进入“冰冻模式”。根据卫星遥感数据,近一个月来渤海、黄海海冰迅速发展,面积已达1.38万平方公里,超过两个上海市,为近十年同期最大。
海冰就是被冻结的海水,它在海洋中形成、生长和融化。海冰看起来美丽壮观,却存在很多危害和风险,首当其冲的是船舶航行,直接影响港口航运、海上安全生产等。
抗冰护航用到很多高科技
近日,渤海遭遇十年来最强寒流,海上气温超过-20℃。为了给蓬莱19—3海上油田运送设备,“海洋石油”轮顶着8级大风连夜返港。天太冷,船头往海里扎一次,船身就结一层冰。缆绳被冻成了“冰棍”,锚链被冻成了“冰链”,船被冻成了“冰山”。
为了尽快消除船上冰块,“海洋石油”轮船员不顾天寒“海”冻,开展除冰工作。目前,船舶已安全靠岸,设备已成功送达码头。
渤海海域,海事部门发挥北斗卫星技术的通信预警作用,及时处置险情,保障船舶进出港通航安全。
近日,天津海河下游水域最低气温降至-19℃,海事部门组织破冰船“津港轮11”从天津港轮驳公司码头开始破冰。当破冰至海门桥上游水域时,发现局部冰层厚度达到10厘米左右,海河海事局及时调整应对措施,加长破冰时间、扩大破冰区域,经过6个小时破冰15海里,顺利确保“宏达油17”轮等2艘船舶安全顺利进港靠泊。
沧州黄骅港已出现厚度达1米的海冰。来自比利时的LNG船舶“绿色星球”轮抵达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为帮助该轮在恶劣天气下尽快靠泊,顺利为北京地区供应液化天然气,河北海事局通过自主研发的“大数据+船舶交通智能服务系统”对LNG船舶进出港过程和安全态势开展全方位监控,并由“海巡”轮全程护航“绿色星球”轮安全靠泊曹妃甸港LNG码头。
近日,受海冰影响,中国籍船舶“众兴22”轮和马绍尔群岛籍船舶“AGIAEIRINIFORCE”轮先后被厚冰围困。河北海事局立即组织“渤海港务01”“黄骅港拖3”等7艘拖轮前往协助,指导受困船舶进行自救。在河北海事局协调指挥下,1月8日凌晨,受困船舶全部成功脱困。
渤海辽东湾北部冰情发展迅速。近日,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营口航标处积极开展冬季航标巡检作业,保障冰期船舶通航安全。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营口航标处工作人员进行移位冰标复位工作。邵庆有图
小心!渤海黄海进入严重冰期
国家海洋预报台提醒,1月中旬,渤海、黄海各海域陆续进入严重冰期。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海冰分布面积已经达到平方公里。
大连北部渤海和黄海海域海冰范围继续扩大,最大海冰厚度达70厘米,整个近海海域被海冰覆盖。
渤海莱州湾海域进入冰情重冰期,潍坊部分海域海冰厚度已达10—15厘米,并有持续加重趋势。为了确保海上交通安全,当前当地海域船舶已全面限航。
天津港水域风力达到9级,对天津港主体港区、大沽口港区、高沙岭港区、大港港区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禁止船舶进出港与移泊。
连云港海州湾、赣榆区、灌云县燕尾港沿岸等地出现了海水结冰现象。
煤炭运输受影响
目前渤海冰情严重,作为电煤运输的主要枢纽和首都天然气保供站,河北各港口今冬的运输压力明显增大。海事部门全力保障海上交通安全监管和物资运输保障。
寒潮大风以及黄渤海冰情,已经导致北方港口煤炭货运受阻。近日环渤海港口作业受到明显制约,相关港口的船舶受到交通管制,导致煤炭外运受阻,中转港煤炭转运受限。这对于库存低位、急需补库的下游用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可能推动港口煤价上升。
受天津各港口冰封影响,北方主要煤炭装船港口的所有船舶受到海上交通管制,不得进行船舶运输作业。环渤海港口作业几近停止,封航至今尚未解除。
海事部门提醒:渤海黄海海冰面积还在继续增长,1月10日起进入严重冰期!船舶应及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