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广州通信中心,作者廖婉文
广州通信中心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通信中心(广州海岸电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履行国际海事组织规定的责任义务,承担中国南海的船舶安全通信值守任务,负责对国际和国内海上航行船舶安全信息播发、遇险搜救通信和船岸电台公众通信等任务。
服务中心是什么?
#01
她是“把脉人”
她是海区各系统平台“把脉人”。通过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的值守工作,服务中心为南海航保中心机关机房及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海区通信重要设备设施视频监控系统、航保对外服务信息系统平台、E航海系统、航保对外服务网站、北塔智慧运维系统、北江船闸调度系统等系统平台的健康良好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02
她是“感知器”
她是用户需求“感知器”。从用户需求出发,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值守对外邮箱、用户热线电话以及E航海系统用户需求征集模块等,收集来自全国各地用户的咨询、意见、建议以及投诉等信息,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优质服务。
#03
她是“传播者”
她是海上安全信息的“传播者”。通过E航海系统,收集、录入、审核并发布来自全国各地的航行通/警告,为用户推送及时便捷的海上安全信息,确保了海上船舶的安全航行。
#04
她是“代言人”
她是E航海系统“代言人”。全方位开展E航海系统宣传推广工作,面向华南三省区涉海管理机构、港航单位、航海院校、渔业部门、船员培训机构,辐射周边省区,主动对接、上门服务,扩大E航海移动应用“启航者”APP的知晓率、下载率和使用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E航海系统更好服务更广大船舶航行安全、海上交通安全。
她是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服务中心!
建立全国首个海区级的航海保障服务中心,实现航海保障业务全天候集中统一值守,一个窗口统一对外服务,7×24小时为用户提供在线服务,打造南海航海保障的“”,搭建高效的服务渠道,让航海用户和航保部门沟通“零延迟”、服务“零距离”,是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三个转变”和“四个一流”要求,深化航海保障体制改革精神,强化航保业务管理,紧扣用户需求提升对外服务质量和覆盖面的重大举措。
年5月17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服务中心成立运行届满两周年。两年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服务中心共处理工作单份,E航海现场报告份,电话报告31通,录入中文航警份,英文航警份,协调处理系统故障82起,北塔系统异常条。
数据的背后,是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巩固航保传统业务“基本面”,立足高质量发展追求一体化信息服务转型升级“技术面”的决心,是高效推进服务中心建设作出的努力,也是促进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效能作用的发挥取得的成效。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要承担辖区范围内海事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职责。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服务中心的成立,通过全部航海保障业务实行集中统一值守,对通信设施设备运行监控值守、信息网络系统运维监测值守和E航海系统值守等,还建立了E航海数据运行维护和保障值班机制,制定了“回访”制度,及时跟踪问题解决效果,形成闭环流程管理,改变了以往航海保障航标、测绘、通信三大业务“多个出口”、“多头对外”的服务局面,改变了对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及提供的航保服务缺少统一监控值守以及多点分散值守的工作模式,形成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对外沟通的“单一窗口”,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全天候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和人力的浪费,化解了人力和资源短缺瓶颈问题。也改变了对外服务过程中与用户沟通不强、对用户使用体验及需求收集不够的情况,变“航保提供什么服务”为“社会需要什么航保服务”,化被动为主动,可以及时高效地获得船舶遇险、货物事故、船员救助、水深异常等信息,极大地避免了“出了问题不知道,用户反馈不了解,故障无人处理”的情况,保证了客户需求能够及时得到受理及解决,为航海保障服务对象提供了主动、快捷、及时、有效的一站式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感,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广州通信中心作为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服务中心工作任务的具体承担者,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服务中心筹建和运行管理工作中,着重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按照“1+N”模式,提升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水平。
广州通信中心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积极承担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服务中心工作职责,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按照“1+N”模式做好服务中心工作。“1”为以航保产品和服务为载体,依托E航海系统及客服热线等服务作为工作重点;“N”即按照“主动引导需求、服务需求”的要求,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扩展丰富航保产品和服务的内涵、外延,整合内外部资源,探索服务新模式。
充分发挥广州通信中心已有的24小时在岗值班资源优势,通过对通信陆网设施设备运行、信息网络系统运维、E航海系统和安全信息数据建设等进行全天候监控值守,及时了解各系统运行及对外提供信息服务情况,发现系统故障并协调处理解决,确保各系统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同时,服务中心作为独立服务监督机构,通过记录故障情况,督促相关单位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回访跟踪解决效果等闭环流程,形成航保服务监督制约机制,对于提升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通过强化航海保障航标、海测和通信业务的互相协作,扩大了航海保障数据服务来源,并通过广州通信中心平台实现航海保障部门与海事、气象、海洋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航海保障公益服务水平,展现了航海保障部门落实交通强国战略的积极作为。
二、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运行管理实践和质量提升。
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服务中心年5月17日成立前后,广州通信中心自服务中心筹备阶段就开始通过集中培训、分班组培训、安排专人跟班学习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对服务中心一线业务值守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开展视频监控系统、E航海系统中心和北塔智慧运维平台相关培训,不断提高业务值守和技术保障人员素质。
在服务中心运行期间,组织人员拟定专项工作方案,逐项逐条落实工作内容,确保服务中心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定期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统一收集汇总,并及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建立了视频监控管理人员、航海保障服务中心和北塔智慧运维平台值守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