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注定又是吃瓜的一天,
赵丽颖和冯绍峰离婚消息在微博上爆了。
去年的今天,
周扬青发长文
锤罗志祥是“时间管理大师”,
人们都狂奔在吃瓜的路上。
但大家是否记得,
今天也是世界读书日。
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太多,
每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背后
都是创作者的呕心沥血。
这些或瑰丽或朴实的文字故事
是如何来到我们面前的?
大文豪们是不是跟我们一样,
工作起来头皮都挠破,
每天都在灵感枯竭和秃头的边缘
反复横跳?
不如来看看大文学家们都有
哪些创作怪癖吧!
外国文学家
福楼拜深度体验式写作
代表作:《包利法夫人》
福楼拜写作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和里面的角色融为一体,当他写到包法利服毒自杀时,自己也感觉有中毒的症状,赶忙跑去就医。
福楼拜还喜欢在夜里通宵写作,却在大白天呼呼大睡。通宵写作时,他还喜欢让整个房间都灯火通明。
有人笑称,他的房间是塞纳河上船夫的“航标灯”。
巴尔扎克于黑暗中捕捉灵感
代表作:《人间喜剧》
和“喜光”的福楼拜截然不同,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将百叶窗拉牢实,郑重点燃蜡烛,在浑浊光线中天昏地暗地写,分不清白天黑夜,昼夜颠倒,数月闭门不出更是家常便饭。
这种如痴如醉的状态,让人不禁感叹,果然伟大的作家都是“不疯魔不成活”呀。
海明威细节控
代表作:《丧钟为谁而鸣》
海明威对创作的态度非常认真,甚至有点“斤斤计较”了。
《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6个月,修改又花了5个月,仅仅是最后一页就改了39次。
《丧钟为谁而鸣》的创作花了17个月,脱稿后天天都在修改,清样出来后,他连续修改了96个小时,没有离开房间。
卢梭喜热畏寒
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卢梭酷爱炙热,他经常光着头皮,在烈日炎炎中挥笔创作,享受热浪带来的快感。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位法国作家博叙埃。
博叙埃热爱寒冷,他时常穿着大衣,将脑袋塞进厚绒皮帽中,也非要呆在如冰窖般的房间中创作。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一个像冬天一个像夏天”了,不知道两个人的性格是不是也南辕北辙呢?
易卜生傲娇剧作家
代表作:《玩偶之家》
作为公认的“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一生创作了很多现实意义戏剧。为了获得更多的创作素材,他经常会坐在咖啡厅假装看报纸,实际上却在偷偷观察咖啡店来来往往的顾客的一举一动。
其实不少文学家都有这种癖好,巴尔扎克、莫里哀们都喜欢跑到公共场所偷听别人的对话,再赶紧记下来。
易卜生还是一个非常擅长“化仇恨为力量”的人,他视剧作家斯特林堡为死对头,所以在写作时,会把斯特林堡的画像放在书桌上时时激励自己。
易卜生能有如此大的文学成就,这军功章里也有斯特林堡的一份吧。
雨果断舍离式创作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据说为了专心创作,雨果会叫仆人把他的衣服偷走,这样他就不能外出,只能留在家里专心写作了。
怎么样才能沉下心来专注学习工作?雨果早就给了我们答案。下次学习前,让家人把手机藏到一个你找不到的地方。
席勒奇怪气味控
代表作:《欢乐颂》
歌德曾拜访席勒,刚好那时他不在家。歌德便在席勒的书桌台上写作等他回来,突然闻到一股怪味,他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怪病。直到他拉开书桌的抽屉才发现里面竟然都是烂苹果。
席勒的妻子后来告诉他,席勒喜欢闻着烂苹果的味道写作。
卡夫卡英年早逝的熬夜达人
代表作:《变形记》
卡夫卡习惯在夜深人静的深夜写作,并且经常通宵。长期熬夜也导致他出现了睡眠障碍,经常需要“借着用尽一切想象得到的力气让自己入睡”,长期熬夜失眠摧毁了卡夫卡的健康。年,年仅41岁的卡夫卡逝世。
而在他逝世前,他竟然要求好友立誓,将他生前未完成的作品全部销毁。
为什么要销毁自己呕心沥血创作出的作品呢?
或许在卡夫卡看来,这些未完成的作品是未臻完美的。优秀的作家总是以苛刻的目光审视着自己的作品。
纳博科夫低调的情书创作者
代表作:《洛丽塔》
《洛丽塔》是在纳博科夫在夏日度假时写出的作品,作品还未完成,他就试图烧毁草稿,妻子维拉拦住了他,这才有了《洛丽塔》的问世。
值得一提的是,纳博科夫和妻子维拉感情甚笃。他们一生罕有分离,但波纳科夫坚持为妻子写了50多年的情书。
罗曼罗兰揽镜自照找灵感
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作时在案头放上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面部表情,借此刻画作品人物。
中国文学家
司马光圆木警枕
代表作:《资治通鉴》
司马光睡觉有个怪癖。
据说他为了有更多时间阅读和写作,专门找人做了圆木的枕头,人只要稍一翻身,圆木就会滚动,从而被惊醒。醒来后,他就开始继续读书。
司马光还给这个特别的枕头取了个名字——警枕,以警示自己笔耕不辍。
白居易不洗澡的大诗人
代表作:《琵琶行》
白居易有个挺省水的癖好——不洗澡。有一次洗完澡之后,大诗人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一首《沐浴》:
经年不沐浴,
尘垢满肌肤。
目前一澡濯,
衰瘦很缺乏。
好几年不洗澡了,身上的泥都积了好几层了。今天终于洗了个澡,这次洗完估计都瘦了一圈了!
这能把东北澡堂身经百战的搓澡大爷都累趴下的地步吧!
除了不爱洗澡,白居易还特别爱念诗给街头的老太太听,听不懂,他就继续修改,直到老太太听了都说好,这首诗才算完成了。这也是“老妪能解”一词的出处。
正因为这个爱好,白居易的诗歌都通俗易懂,在百姓中的传颂度很高。
王勃梦中打腹稿
代表作:《滕王阁序》
很多文人作家在创作时都需要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并保持头脑清醒。但是王勃在每次创作之前都要先喝顿大酒,喝到烂醉再蒙头大睡一场。醒来以后,就是行云流水一顿写,并且坚决一字不改。
这个技能也是绝了。
王安石“黑面虱王”
代表作:《伤仲永》
王安石也是个不爱洗澡的主儿,他不仅是不洗澡,他还不洗头、不刮胡子。
据传有次宋神宗看到王安石胡子上爬着虱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又据传王安石脸色发黑,家人以为他身体不适匆忙请来大夫。最后大夫说,没啥病,就是你家大人不爱卫生,长期不洗脸那可不得黑嘛!
为什么不洗澡呢?王安石说了:
乃至头上发,
经年方一沐。
沐稀发苦落,
一沐仍半秃。
不洗也就脏了点儿,一洗就秃了!这大概就是秃头文人的倔强吧。
温庭筠天才枪手
代表作:《菩萨蛮》
温庭筠,屡次作弊,拒不悔改的作弊能手。
自幼好学,长于诗歌的温庭筠每次考试从不打草稿。袖一笼,手一叉就能吟出一韵,八进八出,佳作即成,因此又号“温八吟”。
这么有才还需要作弊?别误会。人家只是考完了闲着没事儿,帮别人当枪手。有一次科举考试,这位仁兄一口气帮助了8个人!
真·天才枪手。
王小波“拖延症”高手
代表作:《黄金时代》
谈起王小波,绕不开他的《黄金时代》。作为他的成名作,这本书王小波写了10年,其中一个故事更是修改了20年。
一本书,横亘十年时光,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字与思想,仿佛也穿越了十年的风霜刀剑,来到我们面前,等待我们的欣赏与品读。
路遥夜猫子咖啡因重度依赖者
代表作:《平凡的世界》
路遥,夜猫子属性,熬夜冠军。
随笔集的标题《早晨从中午开始》,就是说他的作息。
早上不起,晚上不睡,当代年轻人:有被内涵到!
熬夜这么严重,困了怎么办?那就喝咖啡呀!
路遥很爱喝咖啡,烟瘾也非常重,基本上一天一包烟甚至更多,抽到口舌酸臭。
对路遥而言,《平凡的世界》几乎耗尽了的生命。但也正是他这种燃烧生命式的创作,为我们带来了这样的经典。
看完这些大文豪们的创作爱好,
虽然有些好笑,
但更让小编感叹的是,
这个世界上天才有很多,
但真正可怕的是
那些比你有天赋还比你努力的人。
刘瑜说,
“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
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正是作家们的废寝忘食,笔耕不辍,
才涌现出如此多的经世巨作,
人类的精神之火得以长久保存。
越写越觉得,
不看看书都对不起作家们的怪癖了?
看来小编得趁着今天做个“气氛组选手”,
回去翻翻落了灰的书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