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航标 >> 航标市场 >> 正文 >> 正文

马克思人生品格的内在魅力国际在线

来源:航标 时间:2022/12/9

作者:汪盛玉

纪念伟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认真领悟伟人思想深处的内生力量,把握伟人的人生选择、人生奋斗、人生创造、人生发展所带给我们的智慧启迪与精神感召。马克思之所以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因为革命家与思想家的人生品格在马克思的身上达到完美交融。

人民大众立场

马克思在话语传达上始终立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现实需要,换句话说,马克思把全世界和劳动人民获得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命题。他所有的理论都在围绕“什么样的人民”以及“人民的什么”展开,诚如他本人所指出:无产阶级把哲学作为精神武器,同样,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物质武器。“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没有为自己的未来确定一个具体的职业,但为自己的人生规划确立了一个航标:为千百万人的幸福不懈努力,尽一生才华为世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

革命变革情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剥削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现象,是马克思时代的特征,因而对资本的强制和贪婪所造成的无产阶级贫困,以及人的自由本性的扭曲进行强烈反抗与抨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特定语境。马克思在《莱茵报》期间所接触到的书报检查和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以及摩泽尔河沿岸酒农贫困问题等物质利益难事,显示出黑格尔的国家理性并不是所有人意志的代表,而只是私人利益的象征。由此,马克思在创造性转化先哲思想中清醒地意识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在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必须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生存状况给予深刻批判和革命变革。马克思用理论的自觉和实践的自觉,回应了时代之问即“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

批判反思思维

直接受到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的启发,马克思一生都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