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别名禾城,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大运河纵贯境内,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
嘉兴之地声名显赫,但不知什么原因,存世的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并不多,小编搜集良久,方成此一组旧照,修复上色之后,呈现在这里,希望您能喜欢。
清代明信片上的三塔嘉兴有“七塔八寺”。“七塔”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三塔。三塔始建于唐代,位于嘉兴西门外京杭古运河畔,起到航标指引的作用。本图拍摄时间不详,但一定拍摄于年之前。此时的三塔塔顶非常干净整洁。
年的三塔嘉兴三塔由并排的三座九层砖塔组成,中间的塔最高,大约有十五米,塔体为实心建筑。从古至今,三塔都是嘉兴的标志性建筑。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三塔因无人维护,塔顶之上已长出小树。
年的三塔年,19岁的美国人甘博第一次来中国,他沿运河从上海前往杭州,经过嘉兴时,被岸边的三塔所吸引,便拍摄了这张照片。此时的塔顶上的小树正在茁壮成长。
年的三塔年的三塔,外部及周边状况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和第一张图比较,塔边那根歪倒的
纤石
基本还保持着最初的状态,只是塔顶是小树似乎干枯了。
年的嘉兴运河从远处看三塔路的运河拐弯处,岸边的三塔掩映在树荫之下,因为角度问题,只能看到最前面的一座塔。
年的三塔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马路,建国路南起中山路,北接北丽桥,长米宽9米。旧时南段称“大落北”,北段称“北大街”,曾被誉为嘉兴的“南京路”。
嘉兴的商业街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即今天的建国路。这条路南起中山路,北接北丽桥,大约米长,宽近10米。旧时南段称“大落北”,北段称“北大街”。
川流不息的行人这条街曾被誉为嘉兴的“南京路”,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商贾云集,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最前面的商铺招牌上写着“中和粮号”的字样。
嘉兴壕股塔壕股塔是古时嘉兴七塔八寺之一,坐落在护城濠边,因前面的护城河水弯曲如股而得名。据专家推测,其始建年代大约在五代或北宋时期。传说苏东坡曾到此处饮茶,并与文长老晤谈。图中为明代重建塔,上世纪七十年代塔身因年久失修而倒塌,现在的壕股塔为年易地重建。
真如塔真如塔原址在今松鹤里,始建于唐至德二年(年)。元末,真如寺毁于战火,唯宝塔独存。清兵入嘉兴时,塔被焚毁,后重建于顺治十六年(年)。
真如塔远影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真如塔已经破败不堪,塔刹歪斜得十分厉害,为了防止落下伤人,塔刹被拆除。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塔身也已摇摇欲坠,于是被拆除殆尽。当年拆下的塔刹如今还保留在嘉兴市博物馆内。
嘉兴铜棺塔铜棺塔位于建国路中段塔弄内,俗称“孩儿塔”,因塔东北有孩儿桥而得名。该塔始建于宋代,年重建,年被拆除。
嘉兴水巷窄窄的水巷,两边盖满了高低错落的民居,因为距离太近,人们干脆在两岸的房屋间架起竹竿晾晒衣服,由此可见当时邻里关系之和睦。
水巷人家沿着家门前的石台阶拾级而下,就来到清澈的小溪边上,两家的女主人在小平台上会合,可以一边聊天一边洗着衣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