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航标 >> 航标市场 >> 正文 >> 正文

追光人可以坚忍到什么程度一个中国女人这样

来源:航标 时间:2023/3/11
01:06

用80天时间

行走多公里

相当于从北京走到成都

但路是这样的

这是在地球极点的南极大陆

起点是新拉扎列夫考察站

终点是南极大陆的几何中心

即任何一个方向离海岸线最远的位置

它有一个贴切的名字

PoleofInaccessibility

难以抵达的极点(难抵极)

在此之前人类从未用双脚走完这段路

是啊谁会想要走着去呢

路面冰雪相交暗藏缝隙

地形连绵起伏从海平面上升到米

体感-30到-50摄氏度

天气神鬼莫测

飞机救援预定了也不能保证

……

很明显

这是一件找罪受还得自求多福的事情

但一个中国女人带着她的远征队完成了

她叫冯静

↑↑冯静抵达POI时下巴严重感染↑↑

冻伤严重高反手指脱臼

连续十天的七级大风拽不动的行李

在一片白雾中迷路

……

“比起身体上的痛苦,

我更不能忍受10年后的某一天跟自己说,

当初差点就完成远征了,

可惜因为太累太痛,所以提前回家了。”

两位身高体壮的同行者和助理

在每天超过10个小时的行走和恶劣的条件之下

会抱怨会发脾气

但冯静只是忍耐

“对他们这是工作,只有我,要为这个目标拼命。”

当地时间年1月25日11点18分

他们终于到达了远征的终点POI的标志

一座列宁胸像

这是年苏联远征队标定POI时留下的

当时他们在这里搭建了临时房屋

列宁像被装在房顶上

但此后站点废弃60多年冰雪累积

冯静来到这里的时候

列宁像已经比她矮了

她用整整80天创造了历史

而靠近这个梦想她用了天

年冯静环球旅行到了乌斯怀亚

按常规路线她可以从这里坐邮轮去南极

从而完成全部大洲的“打卡”

但她停下了

她热爱百年前南极探险者们的故事

特别是三次半远征无一成功的沙克尔顿

他的家训“byenduranceweconquer(惟有坚忍,征服一切)”

是后世探险者的航标

然而

不管是哪个客观条件

似乎都无法支持她徒步走到POI的雄心

32岁女性1米64不到50公斤

不会滑雪没有任何运动基础

没有在极寒中生活的经验

↑↑年4月坦赞铁路↑↑

看上去一手烂牌

但她同时拥有一张“王牌”

强大的身体和心理承受力

连续8个月体能训练每周6个半程马拉松

脚上起泡扎破了包上继续

学习越野滑雪

从翻滚着下山到每天拉练约30公里

从不喊停

徒步到南极点的“考试”拒绝改短线路

拒绝雇人分担行李

↑↑年及年冯静两度前往挪威接受保罗的专业训练↑↑

她的教练极地向导圈颇有声望的保罗·兰德里

最初带着从未训练过中国人的好奇接下这个客户

在她完成南极点“考试”之后他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比你更努力”

并终于同意她挑战POI

↑↑年1月冯静和保罗庆祝远征南极点成功↑↑

年10月31日

冯静再次出发

她把这个远征命名为“行则将至”

“我的信念就是脚下的每一步。”

她把这个信念亲手写在雪板前头

每一低头都能看见

“只有迈出不间断的每一步,

才是走到最后一步的唯一通途。”

这似乎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

但又是真实的凡人故事

“大多数人就是像我这样天赋平平,

但如果你有足够的决心,

它是能帮你做一些事的

——我想我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例子。”

记者:沈楠、牛梦彤

统筹:彭东、吴俊宽

协调:丁文娴、张逸飞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牛梦彤、丁文娴、赵建通

签发:彭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版权归新华社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