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网房产兰州站
建筑工程地方标准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行规”,是参建企业在区间施工时要执行的依据。6月28日,兰州市建筑业联合会专家李明在接受凤凰网甘肃频道专访时表示,近年来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市地方标准的编审工作及时、精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方在工程建设中有了执行依据,使施工项目的进度、工艺和工程质量得到很好保障。
兰州市建筑业联合会专家李明近照钱河山摄
“工程建设标准指对基本建设中各类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等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李明介绍,在建筑施工中,各参建方所使用的“标准”主要有四个,分别是国家标准(GB)、地方标准(DB)、建筑工程行业标准(JGJ)以及企业标准和协会标准。目前,“参建六方”(指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和监测单位)在施工中依据前两种标准较多。
按照相关规定,其中,国家标准是最基本的标准,其他任何标准的要求只能高于国家标准,而不能低于;地方标准一般是省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当的工程经验制定的标准,这类标准一般对“国标”中的某些方面根据当地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建筑工程行业标准一般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标准,只在建筑行业通用。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标准和协会标准,实际运用不多。
李明说,建筑标准就象“航标”使建设有了明确的方向,无论建筑设计多完美、建设质量多优秀、技术工艺多先进,如果没有依据而盲目建设,其产品的质量必将得不到保证。例如,在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许多工程均采用了最新的“智慧工地”管理技术,这就需要从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出发,及时出台相关地方标准,给参建方提供相应的设备选用、设计方案、技术保障等助力。
通过10多年的地方标准编审实践,他认为,当前兰州市地方标准编审、更新很及时,已经向中、东部城市看齐。特别是近年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建筑业联合会、在兰参建央企及本土企业,对地方标准编审工作非常重视,大家主动联系国内建筑领域权威专家、高校院所、编审出版部门等,将原有的地方标准进行梳理、优化、更新、升级,所涉及的技术手段、施工工艺也适时与建筑市场发展需求相匹配,以此帮助参建企业保质保量施工,助力地方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已编写实施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和在编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标准》等。
最后,他希望主管部门、相关企业继续组织建筑领域各方面优秀专家、人才,进一步推进地方标准编审速度。另外,编审过程中,专家学者在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工法的同时,也应考虑区间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等,这样编制出的标准才会更“接地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