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峰尾,圭峰塔是必须要去观瞻一番的。它是峰尾的标志建筑,也是峰尾人念兹在兹的不灭记忆。
圭峰塔始建于元代,明崇祯年间(公元—年)倒塌,重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年),是圭峰海洋文明的象征。圭峰塔为四角重檐楼阁式的三层石砌塔,总高六米,底座实心,高2米,宽3.7米。上二层逐层收分。座上第一层高1.8米,边宽3.2米,面向东,设塔龛门。塔室内正中石壁上浮雕一菩萨坐像。右壁勒“重建圭峰塔记”,门边镌一对联,写“作东南巨镇,起海国文明”。座上第二层高1.6米,边宽2.8米,门楣上阴刻楷书“圭峰塔”三字为额。塔顶上置葫芦塔刹高0.58米。
圭峰塔由于塔置于海滨高处,塔峰高耸,又面向湄洲湾,客观上成为一座天然的航标。海上航行船艘老远就可望见此塔,起了导航作用,使峰尾一带船只出港顺利,入港安全。
据我的老师张惠评所著的《泉州古代科技史话》记载:泉港峰尾圭峰塔,和石狮宝盖山上的关锁塔、蚶江的石湖六胜塔、溜石的溜江塔、开元寺的紫云双塔、紫帽山上的凌霄塔、永春的留安塔等一样,其作为航标塔,在泉州江海交汇处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古石塔所无法取代的。峰尾圭峰塔和泉州沿海沿江诸多的航标塔一样,都是游子归依的凭望,是海丝文明的见证。
航标是助航标志的简称,是帮助引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示碍航物与表示警告的人工标志。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航标对保证海上安全航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茫茫大海,人们凭着对航标的辨识而畅通运行。数百年来,圭峰塔默默地为无数进出圭峰澳的船舶引航指路,阅尽人世间的沧桑变幻而巍然屹立。
站在圭峰塔前向前远眺,眼前是茫茫的大海,塔下是驰名泉州的天然良港——圭峰澳。圭峰澳坐西朝东,西面耸立的礁石群构成一座天然的避风屏障,每当海上风暴来临,尤其是台风季,这里便成为附近渔船理想的避风港。峰尾自古海上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素有“小上海”之称。你瞧,海面上,风起云涌,千帆竞渡,渔家男子满怀希望扬帆启航,渔船一片连着一片,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旧时峰尾渔船,夏季集体扬帆出海,远涉重洋到浙江舟山渔场捕鱼,冬季则满载着丰收的满仓海货返航归家,一离家就是大半年。大半年的海上漂泊,长时间的远离家乡,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渴盼,无时无刻,绵延不绝。
终于,年关将近,渔船奏响了归航的号角。在碧波荡漾中,在凛冽的寒风中,从普陀山沈家门归航的船只,满载着带鱼、黄花鱼、鳗鱼干、鱿鱼干……乘风破浪而归。海平线上,先是一个小黑点,继而是帆影憧憧连成一片,向着圭峰澳的方向缓缓驶来。这时,最先映入渔民们眼帘的一定是圭峰塔,是海滨至高处的圭峰塔,是渔民们在心中在梦中心心念念多少回的圭峰塔,那是家的方向,心灵的方向。
沿着圭峰塔的方向归航。圭峰塔的方向,是家的方向。
而同一时间,圭峰塔下则是翘首盼归的妻儿。她们在寒风中,瑟瑟站立着,守望着,守望着帆影点点,守望着心的归航。船一到澳,圭峰塔下一片闹腾一片喜气。渔民们携妻带子,带着一网兜一箩筐的海鲜,踩着松软的沙滩,迫不及待往家的方向走去。当然,从这里带走的,不仅是各种海货,还有来自沈家门的寸枣(一种甜点)、麻花、花生糖、饼干、硬糖软糖等甜点,这些甜点可是孩子们一整个冬天的温暖甜蜜记忆哦。
圭峰塔的方向,是家的方向,那是漂泊的渔民心灵的皈依。在茫茫大海中,圭峰塔指引着渔民们回家的路。
现在,离家三十多年的我,每每谈起故乡讲起峰尾,记忆中最深的依然是家乡的圭峰塔,它的倩影是家乡给我最深的映像和记忆。海风、沙滩、点点帆影、层层细浪以及伫立数百年的圭峰塔,在我的梦中依然鲜活如昨、巍然如山。
如今的我,和我的父辈们选择了不一样的漂泊。我的父辈们在海上漂泊,而我则选择了在都市中漂泊打拼。两代人的选择尽管不一样,但漂泊则是一样。漂泊的人儿的心里,最难将息是对故土的回望,是对家乡的眷念。
圭峰塔,在我的漂泊里,是一座屹立的丰碑,让我在漂泊中永不迷航。
我曾经在一本峰尾(泉州)老乡会的通讯录的扉页上题下这样一句话:我们来自一座塔的故乡,我们相聚在两座塔的他乡。
泉州有两个塔,叫东西塔,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我的故乡也有一个塔,叫圭峰塔。我在两座塔的他乡,眷恋着一座塔的故乡。我们即使因为生计,只得暂时寓居在两座塔的地方,而心中却依然依然眷恋着故乡那座塔,那座塔,叫作圭峰塔。
狐死首丘、落叶归根。游子哟,无论你飘向何方游向何处,故乡依然是你最初的记忆和最终的回眸。
圭峰塔,心灵的航标,灵魂的归宿,游子心中恒久的记忆。
——end——
陈伯强,笔名淡泊,年10月出生,籍贯泉港,年8月在泉州华侨职校任教至今。年处女作《病》发表于《杂文报》,年8月出版个人随笔集《侃死人不偿命》(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年12月出版个人随笔散文集《青春不肯老去》(中国文联出版社),现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鲤城区作家协会理事、泉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陈伯强打赏支持,鼓励原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