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谋新篇强基固本做实功
为打造卓越型高质量发展企业做贡献
——写在中铁一局滇中引水昆明2标项目部主洞掘进突破万米大关之际
8月25日,中铁一局滇中引水昆明2标项目部龙庆隧洞、松林隧洞、盛家塘隧洞三大主洞掘进突破米大关,占主洞总里程12.72km的78.6%,项目整体施工进度在滇中引水全线排名第一。
自成立以来,滇中引水昆明2标项目部以现场管理和施工组织为核心,以科技攻关为抓手,以劳动竞赛为载体,以团队建设为重点,抓安全、抓质量、抓进度,为工程建设持续迎来新突破创造了条件。自去年来,项目部先后代表中铁一局、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通过了水利部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验收,并荣获中国中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荣誉,2次荣获云南省总工会、云南省滇中引水建设管理局颁发的年度劳动竞赛“先进集体”荣誉。作为中国中铁水利项目廉洁文化示范点,项目部以廉洁资源催生攻关创新的内生动力,以党建引领护航生产,保障了工程的稳步推进。
深耕现场管理,科学谋划“作战图”
现场是攻坚克难的“训练场”,是建功立业的“主战场”,“抓现场、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是项目创优创效的诀窍。在项目两大工区实行领导带班制,项目领导班子坚守现场、轮班值守,靠前指挥,抓生产协调、抓质量进度。深入现场巡查,明确现场管理标准,明确现场检查要求,通过自查、互查、联合检查机制,深化“明责、知责、尽责、追责”闭环管理,推动安全质量工作规范运行。今年以来,共开展定期检查、日常排查、专项检查余次,深入现场对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和要害部位隐患整治工作进行重点排查,及时整治“低、老、坏”和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把安全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一直以来,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整体受控。
抓好施工组织,精确打出“组合拳”
滇中引水工程自开工以来就创下了“六项世界之最”,面临“十大世界级技术难题”,如何在这座活的“地质博物馆”里组织施工是一个巨大难题。龙庆隧洞软岩段、岩溶地质段广布,松林隧洞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广布,软岩大变形风险高,盛家塘隧洞浅埋隧洞分布广,最大埋深高达50米,龙庆1号、2号支洞穿越一级断层,软岩大变形、突泥涌水频发。每向前开挖一步,都是在和未知的风险较量,在这样的条件下,施工组织显得尤为重要。对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变形洞段,项目采取“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进行开挖支护,视情况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微台阶法等工法,重点对掌子面进行挂网喷混凝土封闭、玻璃纤维锚杆支护;针对断层、涌水突泥洞段,项目严格按照“先探后掘、加强堵水、堵排结合、限量排放、分级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及时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勘探,实施超前预支护体系,采取超前固结灌浆堵水兼顾加固围岩措施,短进尺、分台阶开挖,并根据情况及时支护。动态调整,抓住关键难点,多措并举,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立足工法创新,找准提效“靶向点”
滇中引水工程是公司开拓水利市场的开局之战,水利隧洞施工的各项技术、工艺工法对初涉水利工程的项目来说无疑又是一大挑战。水利隧洞对质量外观要求高,而传统底板模筑法存在振捣不充分结构强度不达标、浇筑时间太长影响开挖进度、底板模板用钢量大等缺陷,对此,项目部技术团队将整体模板替换为横向滑模,混凝土浇筑及钢筋安装同时进行,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完成12米底板浇筑仅需4小时,较传统模板节约了1~2小时,又大大提升了浇筑效率。项目部以攻坚促进创新、以创新服务生产,加强与专家、其他技术团队的合作,采用光面爆破、三维激光扫描、隧洞水压爆破技术、隧洞衬砌拱顶带模注浆、层逐窗浇筑混凝土等16项新工艺、新技术加强隧洞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智能化管理。同时,在实践中创新,项目部共申报《小断面引水隧洞衬砌施工工法》《水利隧洞底板横向滑膜施工工法》《引水隧洞软岩洞段开挖支护施工工法》3篇的技术创新成果,项目部QC小组《提高水工隧洞底板施工质量》《提高隧洞底板开挖质量》《提高水工隧洞边顶拱衬砌施工质量》3篇论文分别荣获年度云南省建筑行业协会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三等奖。
抓好劳动竞赛,锚定前进“总航标”
项目部广泛开展以“七比七赛”为主要内容劳动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汇聚起无往不胜的战斗力。抓好赛前准备和动员环节,不打无准备之仗,紧紧围绕“持续强基固本、聚焦价值创造”工作主线和“进度保证、安全保障、质量保优、效益保佳”的竞赛总体思路。精心策划劳动竞赛方案,将日常施工与“组织竞赛”统一安排,做到目标明确,落实到位;施工管理与劳动竞赛机构统一办公,做到协调配合,指挥灵敏。同时,持续抓好竞赛总结表彰工作,做到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并重,设置月度生产进度奖、积分超市,激励员工“赛在平时、赛在过程、赛在岗位”,真正让实干者“被看见、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