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航标 >> 航标前景 >> 正文 >> 正文

清middot听成长路上的航

来源:航标 时间:2022/6/19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清·听》,我是主播小曼。本周将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来自大英中学曾虞欢家庭的家风故事《成长路上的航标》。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家庭的立足之道源于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家规,是祖上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做人根本,似无根之水滋润了广袤无垠的大地,汇成的万千河流对后代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兴许因为祖上是地主的关系,我家对于规矩一事就特别看重,自小长辈们就教导我如何举止得体,清楚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始终教导我:出门在外,家教之形,尽显举手投足!族里虽说不上文雅,但尽显大家之范!

想来幼时那天有两位同学找我戏玩,其一于我优秀,其一于我不足。幼小的我心灵尚不成熟,偏见油然而生。玩闹时我有意无意地疏远那个于我不足的同学,而那个于我优秀的同学呢,我也会趁其不注意就露出不满的神情。待他们走后,坐在一旁的爷爷站起身来,严肃得看着我,我有点心虚,他却只说了一句话:“人胜我,勿生嫉妒;人弱我,勿生鄙吝!”当时虽听不懂,但也深有体会。

待我稍大些,有次外出游玩,我们一家都在候车台等着列车的到来,周围虽说不上人山人海,但也拥挤如斯。寒冬下一片雪白,时间似沙漏中的砂砾丝滑地溜走,列车也终于到了。我们离站台最近,自然成了列队之首,而其余等车的人们也自觉排在后面。这时,一位身着花棉袄,头戴深棕针织帽,身后拖着两大口袋行李的老奶奶艰难地走到我们面前,说是他儿子出事了,医院,怕因人太多而错过这趟列车,所以乞求我们让她先过。父亲二话不说直接往后站,向前留下一个空位,示意老奶奶先走。待我们上车后,我不平地嘟着嘴,虽然道理都懂,可还是不太甘心,毕竟为了先坐到车,我们早早等在那儿,吹着凛冽的寒风。父亲显然看出了我的不满,他摇摇头,告诉我:“你呀,怎么就吃不了一点亏啊!哎!记住,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吃亏,勿使人吃亏!”现在,耳边总是那句:现在吃的亏,以后享的福!

除此,“宁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见人必恭,见难心及,见功思过,见利思义”“翻身不忘本,见利不忘义,明理要读书,致富靠科技”等等都是我族立足之根本!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正如那句:“小家不和,大家不兴!”

好的家风需要传承,也需要总结,不光要靠潜移默化还要作为教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训。真正的家风家训是人生的总结,教育的根本,不是写于纸上的没有温度的文字。传承与传播是后辈每个人的责任!

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们,要努力将前辈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引领我们健康成长。

感谢您的收听,欢迎点击“在看”将本期栏目分享给您的朋友,同时也期待您的点赞,我们下周五再见。

如果您也是文字、声音的爱好者,请加入我们吧。投稿类型1.文字类:充满正能量的生活、工作杂文、短文或日记,发现的廉洁小故事等。2.音频类:内容主题不限,要求积极向上,可原创录制,也可朗读名家文章。投稿要求1.声音不可转载使用他人作品,须投稿人本人录制。2.投稿时需附上本人姓名、联系电话、作品名称,声音或文字来源。投稿方式邮箱:dyxjwjys

.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