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海区航标业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现场APP(安卓版)系统开发
《东海海区航标业务综合信息管理现场APP(安卓版)》项目以技术升级为背景,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现有WEB平台下东海海区航标业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开发设计了一套基于安卓系统的电子海图航标业务综合信息管理现场APP系统,减轻了一线航标人员的工作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力推进了航标信息化、科学化的进程,具有较高的现实性和应用价值。年12月9日通过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专家验收,并在上海航标处推广应用。
基于AIS的船舶交通风险辅助分析系统
《基于AIS的船舶交通风险辅助分析系统》是基于不同特性船舶的安全领域数值表达模型,整合东海海区现有AIS云存储系统信息,采用B/S架构设计开发的船舶交通风险分析预警系统。使用这套系统软件,可以实现Web中国沿海电子海图漫游操作、船舶及区域的AIS轨迹查询回放、自动识别船舶碰撞风险及险情分布图、模拟船舶航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等。这套系统有效利用了上海航标处现有的AIS大数据信息,识别了高风险水域,为保障上海港通航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直径2.4米钢质浮标进行优化设计(设计图修改)
为进一步优化上海航标处辖区现有2.4米钢质浮标结构,明确技术细节,保证助航质量,上海航标处在年的灯浮设计图集基础上,进行2.4米灯浮设计图集修改,经过三次的讨论会,多部门人员会同设计单位和多家制作单位确认修改方案,对隔仓进行大的修改,由原五隔仓改为四隔仓,简化制作;对吊攀位置调整,确保在起吊作业时吊攀不被拉脱,消除安全隐患;图集包括:直径2.4米钢制浮标、直径2.4米钢制浮标(短尾)和直径2.4米钢制浮标角反射灯架共三套设计图。
在修改过程中,针对原设计的直径2.4米钢质浮标存在不符合现状,相关技术部门人员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反复研讨,走访生产厂家、维修单位,在制作实样的基础上,几经修改优化设计稿,完成了设计图的修改任务,为2.4米浮标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和质量保障。
通过修改优化设计,使制作更为简捷可靠,灯架具有统一性适用性更广,结构更加理想,并增加直径2.4米钢制短尾浮标图集,对原有图纸的一些画法、说明有疏漏的地方予以补齐完整,使设计图面更清晰明了。
手持式AIS航标检测仪的开发与应用
由上海航标处主持研发的手持式AIS航标检测仪年荣获中国航海科技奖二等奖,并在东海海区推广应用,给AIS航标的进货、出库检验和现场检测AIS航标工作状况带来了方便和技术保障,解决了以前无检测手段和现场测试的空白。给一线工作和AIS航标管理工作带来便利。
《手持式AIS航标检测仪的开发与应用》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号:20694192.5);获软件著作权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号:软著登字第);在《航海》杂志年第四期发表论文一篇。
CCTV航标视频监控系统介绍
CCTV航标视频检控系统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和二年的项目建设,截至到年,完成了横沙灯塔、吴淞口灯塔和洋山港公山灯塔航标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投入运行至今,该系统稳定可靠,为监视周边航标状态监控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有助于上海港辖区助航服务能力的提升。
该系统运用网络传输、微波传输、视频通信、系统运行管理等技术手段。设备适用范围昼夜不低于5公里;摄像机和镜头采用高清、红外、透雾并支持62变倍;支持70个以上预置位;附带有备有护罩、变速云台、雨刷和防雷器;支持GIS接入和GPS定位;具有Web、Android、IOS平台的二次开发包;这些技术与设备运用确保了视频监控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本系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港口重要位置的灯塔上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对航标、航道、船舶、码头和港区进行实时监管。可以实现对航标灯器运行情况、航标位置的远程实时监测,加强对航标工作状态的监控力度,预防航标设备被盗,保障航标安全;同时还能起到对流量密集航段的监管,有效减轻航道水运安全管理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航标日常管理效率。
一种多光色一体化航标灯器
该新型灯器外壳包括底架和光源设置盘,底架和光源设置盘之间通过支撑柱相连,光源支撑盘上设有LED集成光源组,LED集成光源表面罩有一透镜;LED集成光源组设有红、绿、白、黄四种LED冷光源发光二极管,LED集成光源组与一电子控制组件相连;支撑柱上设有电源结构,电源结构通过电子控制组件与LED集成光源组相连。由于航标灯器将红、绿、白、黄四中灯光颜色集成于一套航标灯器里面,使一盏航标灯器能够满足各种航标标别设置时所需要的灯光颜色,极大地减少航标灯器存储周转数量,满足各类突发航标故障抢修需要,减轻航标维护人员的工作量,让海上航标工作智能化、安全化和高效化。
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549681.1。
高强度轻型顶标的研制与应用
上海航标处目前应用的顶标是复合材料顶标,经过十多年的应用,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顶标叶片的折断或被船撞坏。复合材料主要是由玻璃钢制成,存在抗风能力差、材料不环保、修复功能低和操作不方便等缺点,实际上,由于海上不停的摇晃和风力的作用,材料疲劳老化加速,往往经过几个月或半年后就会出现叶片折断的现象,遇到浮标与轮船接触或碰撞,首先容易把顶标撞坏,这对其他航行船舶造成安全隐患,遇到这种情况,需要航标船出海抢修,更换新的顶标,虽然顶标价值不大,但如果算上动用航标船及人工成本,损失相当惊人。对上下灯浮更换顶标的作业人员增加一份危险。所以,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材料,能克服以上的问题,既能减少顶标故障率,也能提高顶标的使用寿命,操作简单,只要人工用手操作即可修复,不需再换新的顶标,从而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海航标处课题组经过反复探讨和试验,他们尝试了使用不同的材料,最后试验下来,使用高强度不锈钢丝网效果最明显,不仅材料轻,而且耐腐蚀,风阻小,即使被撞歪,也可以手工修复。他们按顶标的直径为浮体直径的0.3倍设计成型原理图,它主要采用不锈钢丝网,外框用不锈钢条按航标顶标标准折成各种形状,用铆钉将丝网与钢条固定,再进行喷漆,这样的顶标风阻明显减少,材料更轻。
他们准备在七个浮标试验的基础上,继续观察使用效果,对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在经过试验和实际使用较长时间后取得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为将来大规模推广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解决原玻璃钢顶标抗风能力差、材料不环保、修复功能低和操作不方便等缺点,降低更换顶标的安全隐患,提高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好为航海保障服务。
来源:上海航标处
如感觉不错,请您点赞分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