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航标 >> 航标介绍 >> 正文 >> 正文

生态石狮乐游福地不去海边人挤人,石狮两日

来源:航标 时间:2023/5/27

去年年底,被誉为鸟类“活化石”的白鹤,出现在石狮湿地公园,这是白鹤首次在我省被记录,打破了“鹤不入闽”的历史。#泉州的前世今生##吃霸泉州##吃喝玩乐泉有你#

除了石狮湿地公园,石湖红礁、水头外线、锦江沿海等地,已连续五年迎来数万只西伯利亚候鸟。作为全省第三大候鸟栖息地,石狮的好生态,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候鸟到此越冬,甚至让不少候鸟变“留鸟”。

如今,生态旅游已成为石狮旅游的一张闪亮的名片。这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风尚旅游城市,已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打造绿色名片助力石狮清新旅游

白鹤对栖息地要求非常高,吸引白鹤来泉的石狮湿地公园,是石狮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生动实践。

占地面积达公顷的石狮湿地公园,位于蚶江镇,昔日是脏乱差的围堰养殖场,经过景观绿化、湿地修复、水系梳理、观光体验等改造,化身为集湿地科普、文化传承、田园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郊野公园。辽阔的原野、金黄的稻田、成片的荷塘……这里四季景色不同,飞鸟游鱼,荷塘湿地,移步一景。其中,最美丽最生动的风景,要数生活在湿地中的数万只鸟儿。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介绍说,在石狮湿地公园记录过的鸟类超过40种,其中不乏红隼、黑翅鸢、鹰雕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鸟类。

白鹤首次入闽,来到石狮湿地公园

石狮湿地公园,是石狮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石狮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市工作的重要位置,30载不遗余力,终于在年10月获得国家生态市(县)命名。

石狮湿地鸟翩跹

石狮万亩城市公园

两日游精品线路:尽览石狮生态人文之美

拥有千亩湿地、万亩城市公园的生态石狮,已自信地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这两条线路有山有海、有人文古迹也有时尚景区,囊括了石狮各大新旧“网红”景点,是你重新认识石狮的好方式。

石狮两日游精品线路:

第一天:峡谷旅游路—姑嫂塔—景胜别墅—六胜塔、林銮渡—海洋世界—永宁古卫城—红塔湾。

第二天:石狮湿地公园—古浮湾、古浮老街—祥芝渔港—海峡渔文化博物馆—市博物馆—王起沃纪念馆—八卦街(观音亭、石狮城隍庙)—华山古民居。

“网红”景点:

六胜塔、林銮渡和姑嫂塔

“泉州:宋元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万寿塔,又称姑嫂塔。

姑嫂塔、六胜塔和林銮渡码头并称为石狮的“海丝三宝”,见证了唐宋以来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姑嫂塔也称万寿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宋元时期,海舶即将进入泉州港时,远远就可见这座作为航标的石塔。六胜塔又称石湖塔,建于北宋政和年间,是商船经泉州湾驶入晋江、洛阳江沿岸内河港口的重要地标,外观和形制与泉州开元寺双塔略同。六胜塔的旁边就是古代“石湖码头”的所在地,早在唐代时便已开辟通航番国的“林銮渡”,宋元时期更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商贸大埠。

景胜别墅

“泉州十大魅力古民居”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菲律宾华侨高祖景于年建成,面阔五开间、四周带回廊的四层楼房结构,建筑独特,规模宏大,造型美观,是近代闽南红砖建筑与西洋建筑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一。

石狮海洋世界

由海底世界、水母馆、萌宠馆、冰雪世界、海豚馆等八大场馆、美人鱼表演、水下芭蕾、海底喂食、海豚表演等四大表演场组成,是海洋生物的天堂、孩子们的乐园。

永宁古卫城

明洪武二十年(年),为抵御倭寇,朝廷在此设立永宁卫城,以作泉南屏障,与天津卫、威海卫并称为明朝三大卫所,有着“滨海千年古镇、东南第一卫城”之称。至今仍保留着非常完整的古街道,拥有永宁城隍庙(台湾城隍庙的祖庙)、中华历史文化名街永宁老街、宁东楼等历史文化古迹。

红塔湾

位于永宁镇东端的沙提村,有着宽阔的滨海水域、清澈湛蓝的海水和沙滩连绵、岛礁棋布、潮汐平妥等天然的海岸资源优势,每年吸引不计其数的市民与游客前往观光、休闲。

古浮湾、古浮老街

古浮湾“海洋之心”大山屿

古浮湾是个迷人的“月牙形”海湾,在这里可以逛老厝、品海鲜,顺着临海栈道看海听涛,体会别具特色的渔村休闲慢生活。古浮湾是白鹭的天堂,拥有白鹭逾万只,是石狮观鸟、拍鸟的“网红打卡点”。

祥芝中心渔港

全国5大一级渔港之一,规模宏大,可供余艘大型钢壳渔船停泊和避风。在冬季渔获旺产时节来到这里,会看到大型拖网船进进出出,码头上排满了丰收的渔获,一派人山人海,日夜川流不息的景象。

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

一座由石狮市鸿山镇东埔村村民自发筹建的民办渔文化馆,近件的展品多为民间收集而来,是传承、弘扬博大精深渔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石狮博物馆

国内首家专门展示“闽台狮文化”的特色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的固定陈列有“丝路狮缘”展示馆、“清风美德润狮城”石狮市家风家训文化展示中心,以不同角度展现石狮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两岸源远流长的关系。

王起沃纪念馆

王起沃纪念馆原为旅菲爱国华侨王起沃故居,王起沃年少时离家至菲律宾闯荡,经营大米生意,而后事业有成,于年回到家乡石狮所建。王起沃崇德重文,深感只有文化才能兴国安邦,因此,他用大厝的埕头“三间仔”办作私塾,免费招收本村男、女学童就学,并独自负责学生课桌椅及学堂一切费用。王起沃的孙女王清照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后,无偿捐赠给石狮市人民政府。

八卦街

八卦街,是石狮老街区的通称,起源于千年古刹凤里庵,凤里庵前有一只披红挂彩的石狮子,这只狮子所在的庙宇前方曾是一条古驿道,是永宁、深沪等沿海地区通往泉州府城必经之路,自古商贸繁荣。随着商业的发展,街区逐步往东南方向扩展,至清初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九街十一巷”的格局。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旅居海外的石狮华侨积极倡导投资、认购,旧街道全部拓宽改建,统一建成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木结构骑楼式街道。街区至今仍然保留着当时的基本格局,拥有观音亭(石狮地名起源)、石狮城隍庙以及老石狮人市井生活等众多历史人文业态。

华山古民居

石狮最大的闽南“红砖古厝”集群,村内现存闽南传统大厝65处,建筑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年,华山村入选第五批“传统村落”。

来源:泉州通

作者/来源:泉州直通车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