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航标 >> 航标介绍 >> 正文 >> 正文

有人吃过他做的饭,有人听过他的课,有人是

来源:航标 时间:2023/5/29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代丽丽通讯员龚海峰

有人吃过他做的饭,有人接过他手中的枪,有人听过他教的课,有人是他带过的兵……他扎根军营12年,多次转岗,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凡的成绩。

从普通一兵到“通信尖兵”

新兵下连不久,冯伟就被中队推荐参加师通信集训。

“甘当无名英雄,坚守无声战线,立足本职发光发热。”他在自己的培训本扉页上写下了这句话。

冯伟在认真学习

有线通信技术、战地电话、双极天线、无线电技术……课堂上,只有高中学历的冯伟对这些名词都十分陌生,但他知道机会来之不易,认认真真做笔记,把教材熟记于心。每到午休时间,他就背记专业理论,遇到实在难以理解的问题就向班长们请教,慢慢地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

收线放线、攀登固定、线缆接续等是最基础的技能,冯伟深知如果自己体能不行,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他要求自己早晚各额外强化训练时间一个小时,俯卧撑别人做一组,自己就做两组、三组。为了提高跑步成绩,每次训练他都穿着沙背心,练习单杠胳膊肿得赶上小腿粗,不断挑战极限、自我超越、实现跨越。

熟练动作的背后需要成千上万次的反复练习,手上磨出的老茧、脚底磨破的战靴,都是努力的最好见证。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冯伟进步明显,最终在师通信集训毕业考核中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

从“通信尖兵”到优秀带兵人

年12月,冯伟步入管理岗位并担任班长职务,成为一名带兵人。

冯伟在带领战士读报学习

为了准确掌握班里人员思想动态,他坚持撰写带兵日记,班里谁的思想出现波动,他总能第一时间察觉,跟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带班级三年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冯伟在示范哨兵反袭击训练

“真正的军人是汗水洗出来的。”冯伟总是这样告诫自己,只要勇于找准目标,敢于挑战超越自我,不断校正自己奋斗航标,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精武标兵。自担任班长以来,在各级组织的比武考核中,他自己也先后6次被支队评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3次被评为“四有”先进个人和支队十佳先进个人,并被支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冯伟在组织拼刺训练

从带兵人到三尺灶台的“战斗员”

年初,因工作任务需要,冯伟被调整岗位,担任炊事班长。面对烹饪这个完全陌生的工作,训练场上虎虎生风的班长也一度犯了愁,内心不禁涌起一股失落的情绪。但失落只有几天的时间,很快就转变成激起他奋进的动力。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多年来,不论在哪个岗位,冯伟始终没有放松自己的要求,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三尺灶台也能‘炊’生战斗力。”这一回,他相信自己也一定能行。

从担任炊事班长起,锅碗瓢盆,成了冯伟战斗的手中武器;柴米油盐,是他共同战斗的兄弟。

万事开头难。就跟当年刚当通讯兵时一样,冯伟并不惧怕从零开始。为了更好地掌握炊事技能,让战友们吃得饱、吃得好,别人在休息的时候,他就在努力练习刀工,查阅菜谱书籍研究各类菜系、糕点的做法。他注重认真学、留心看、用心记,终于学有所成。

战友们吃完饭走了,冯伟总会围着餐车使劲瞅,观察哪些饭菜剩得多,餐具里什么口味吃得最干净,并看看墙壁上张贴着的意见簿,不断地改良口味和手艺。同时,他在食谱制定上更加规范合理接地气,根据官兵的口味、季节时令和训练强度科学调整,就连早餐的小菜也能做出好多种,力求能够满足官兵们各种不同的饮食需求。

“人生答卷上的选择太多,我相信用心做好自己的选择,并坚持下去,成功的道路就在前方。”

平凡岗位磨砺的是个性,提升的是能力,不变的是初心。冯伟入伍12载,每个岗位都干得有声有色。因为热爱是他最好的老师,责任是最大的动力。他笃信,只要把工作当事业干,爱岗敬业、不怕困难,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