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航标 >> 航标市场 >> 正文 >> 正文

马尾值得一去的地方和曾经的那段历史

来源:航标 时间:2023/3/17
白癜风诊疗指南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1037851.html

马尾作为港口的历史接近年了,但她鲜活地进入人类视野的时期却迟至年那段屈辱的历史。对那段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福建水师和马尾造船厂。而培育出优秀人才的地方,就是福州马尾船政学堂。

繁荣的马尾港

年(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设福州船政局,为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附设该学堂。之所以选址在马尾,是因为这里是三江入海口,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福建船政的规模十分宏大,不仅有船厂造兵舰,还尝试着制造飞机,同时,开办了船政学堂。船政学堂自创办至年共培养学生一千一百三十名,派出留学生二百四十人,从中涌现出不少爱国革命志士。如马尾海战中壮烈牺牲的福胜舰管带吕瀚、飞云舰管带高腾云、福英舰管带陈英、振远舰管驾许寿山、福胜舰管驾叶琛等;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黄建勋等。

马尾船政藏于深巷中,这一片的景点主要包括昭忠祠、马限山公园、船政博物馆和船政古街。在这片现代商业氛围浓郁的经济开发保税区,有这样悠闲的去处实属难得。

从港口路进入,很快就看到昭忠祠。这是为纪念马江海战中牺牲的将士而建的祠堂。红墙碧瓦,雕梁彩绘,制式精美。大门山墙开三门洞,山墙外侧微呈八字敞开。门口列两石狮并两炮台,还有一些相关的保护碑刻。

昭忠祠大门

进门一座屏风,雕刻着马江战役的场景,往两侧绕过,豁然开朗,一个偌大的天井呈于眼前,天井上的穿堂中塑有战斗中的烈士像,再往后为二进天井,最后才是祠堂的主体。

两侧长廊环绕,并连着两进院落的厢房。厢房中陈列着一些人物场景塑像,长廊中则张贴了历史材料,间或展出当年海战的遗物。

年8月23日,法国舰队突袭福建水师,拉开马江战役的序幕。由于清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致使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福建军民奋起抗争,加上马尾港的复杂地势,数日后法军撤离该港口。而这时,清政府也向法国妥协,签订了《中法条约》。

解说员大概出于民族情结,说此战中国乃不败而败,法国乃不胜而胜。然而,以牺牲人官兵,逾千人的军民及防御设施的毁灭换取法军的撤退,这实在算不上什么胜利。只有福建军民的负隅顽强的民族气节和浩然正气值得我们缅怀,照壁后所书的“浩气长存”和正堂匾额上的“碧血千秋”,正是对这种精神的追思。

浩气长存

从祠堂侧门出去,有一片荷塘水榭的花园,是烈士陵园所在。陵园背倚马限山,拾级而上,一路古木参天,葱葱郁郁,风景如画。山上留有炮台遗址,现仿制了几门大炮复原场景。

马限山上的炮台模型

此外,山上还有英国领事馆和梅园监狱等当年的建筑。自《中法条约》签订后,福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各国纷纷建立领事馆。从英国领事馆内的模型中可知,就马限山一带,大大小小数得出名字的,就有十七个国家。

当年的领事馆

从马限山下来,继续深入巷子,就能见到船政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个以船政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的正面是两艘战舰造型,气势颇为恢宏。当年洋务运动兴起,左宗棠,沈葆桢费尽艰辛创立船政,造出了中国第一个军舰队,培养了近代海军的五分之三军官。只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终也没能挽救中国,马尾也只留下了船政的一系列古迹。

船政博物馆

博物馆旁边,已经开发出休闲观光的古街,仿明清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街边的船政邮局建得很有特色,尤其是那座巨大的古香古色的邮筒,很吸引人眼球。

年,马尾船政邮局设立。年1月21日,福州邮政重设马尾船政邮局,时隔百年,马尾船政邮局重新开张,续写了船政与邮政的美丽重逢。

全国最大邮筒——马尾船政邮局仿清代铜制铸龙邮筒,已成为游客的打卡地。

邮局的设计者,仟集创意公司,是一家扎根福州本土品牌设计的公司。在福州已经有好几处这样高品质的创意设计展示。能将理念和创意在现实生活中生产孕育出来,对设计者来说,是件极有成就感的事吧。

全国最大邮筒古街民宅

与马限山毗邻,有一座闻名于世的塔——罗星塔,因为它是世界性的航标。相传,罗星塔乃一柳姓女子为其夫所建,因此塔前还建有那美丽女子的雕像。登上罗星塔公园,临江远眺,海港两岸清晰可见。遥想当年,福建水师就是在这两岸及河口岛屿上布下了炮台,如今对岸如火如荼进行着工业开发,那些炮台遗址恐怕也淹没于厂房中。但海边还有当年马江战役的遗址,两座仿制的大炮和遗址石碑提醒着人们那段容易被淡忘的岁月。

罗星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